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三孩”政策下构建普惠多元托育服务体系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作者

唐丹丹 贾肇 戴和英

丽水学院 浙江丽水 323000

一、“三孩”政策下构建普惠多元托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托育外部条件不足

在三孩政策影响下,托育服务需求旺盛但现实供给不足,普惠多元托育服务有助于减轻育儿负担,支持父母就业,降低育儿成本,是解决“不敢生、没人带、养不起”的后顾之忧,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程 [1]。推动托育的普及与发展对托育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较高,需合理规划托育价格,选择合适的托育机构位置,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托育服务。然而,由于普惠多元托育机构处于发展阶段,外部条件把控不足,集中体现在托育机构的位置不合理,未能选择居民集中的区域开展机构建设,托育机构的内部设施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服务价格较高,且质量较差,内部设施单一,不利于孩子的多元化发展,无法提供针对性的托育服务 [2]。

(二)普惠托育服务质量关注度较低

普惠多元托育的主要目的是优化社会幼儿教育结构,降低家庭生育、教育成本,开展高效的幼儿管理,注重服务体系的合理建设,不断提高托育服务质量,协调师生关系,在政府的主导下服务家庭为主,幼儿园、企业、社会、卫生部门等协调发展,开展针对性的托育服务。但实际上,由于参与方较多,资金分配不合理,托育服务质量无法提升,未能提供多元化、多类型的托育服务。同时,缺乏有效的托育服务质量监管,对社区托育服务点的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监管力度不足,整体的托育服务关注度角度,教育活动、教育方式等都缺乏创新性。

(三)托育师资力量不足

三孩政策下国家鼓励生育,生育率大幅度提升,为了保证社会教育的稳定发展,协调幼儿园教育结构,从普惠多元托育服务层面出发,构建高素质的托育师资队伍,支持托育服务体系的有效落实,在这个过程中,托育教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影响着普惠多元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3]。然而,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对师资力量缺乏精准把控,出现教师队伍素质能力较差的情况,持证上岗和薪酬待遇问题较为突出。同时,由于托育服务处于发展阶段,幼儿教师处于流动状态[4],教师收入不稳定,且待遇较差,部分机构未能支持教师队伍持续学习,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影响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发展。

(四)缺乏对普惠托育服务的监督

普惠多元托育服务强调价格的普惠,服务形式、内容的多元化,不断提高托育服务质量,构建完善的托育服务管理机制,开展持续性的监督管理,保证各项托育措施的有效落实,提供优质的社区托育、幼儿园托育服务。然而,现阶段普惠多元托育服务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不仅缺乏基本的托育服务目标,发展速度落后,还不重视托育服务的持续性监管 [5],主要体现在托育位置分布不均匀、资金投入不合理,托育价格偏高,服务内容较少,且缺乏实际性,无法满足家庭托育的实际需求。同时,政府主导作用不强,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相关政策、资金落实无法得到基本保障,部分托育机构的建立与运行难度较大,未能给予更多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二、“三孩”政策下构建普惠多元托育服务体系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开展顶层设计,构建普惠多元托育服务体系

在三孩政策影响下重视幼儿教育,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完成幼儿的统一管理,做好幼儿园的入园衔接工作,认识到托育服务的中心内容,强调服务体系的合理规划,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明确幼儿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重视健康培育、快乐生活,让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倡导平等、尊重、互爱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 [6]。首先,开展顶层设计,明确托育服务的战略性目标与发展策略,从政府主导层面出发,对政策内容进行解读分析,引领托育服务的深层次发展。例如,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拓展服务渠道、高质量服务规划等。其次,多元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明确社会责任,将家庭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营造良好的社会分为,社会各企业参与到托育服务中,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开展社会融资管理。最后,家庭承担着重要的育儿责任,支持和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带领孩子积极参与到托育活动中,协调多方力量,落实各方责任,真正推动托育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服务体系,优化托育内容。同时,在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还要明确托育机构的职责,在托育服务高质量标准的影响下评估托育机构的权利,以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基础支持机构的创新性发展,另外还要强化社会宣传工作,如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形成全流程的多元托育服务,向社会和家庭传递正确的服务理念。

(二)加强资金投入,促进托育服务的普惠性发展

对于普惠多元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只有在资金储备充足的基础上,才能够优化托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托育位置,提供优质的托育服务。首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增加托育服务的资金投入,推行合理比例的建设资金,采取长期有效的扶持政策,保证普惠多元托育服务的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开展财政投入工作,明确具体的扶持计划,完成合理的运营规划,不断扩大托育服务规模。其次,结合不同区域的托育服务要求,准确把握托育服务位置,拓宽普惠多元托育的融资起到,优先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明确普惠多元托育服务的基本定价,保证办学质量不变的基础上降低保教费,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托育服务建设中。最后,对于普惠多元托育服务的资金补助,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惠发展,按照成本合理分担的原则开展资金的有效管理,适当的发放奖金和补助资金,缩短奖金发放流程和时间,进而支持更多家庭参与到托育服务中。同时,对于现阶段的普惠多元托育服务建设工作来说,资金与补助还要考虑对教师队伍的基本投入,合理规划资金使用计划,为预教师提供基本的资金补助,还要适当分配到教师培训费用上,强化托育的基础设施建设,购买更多教具,优化托育服务机构的外部条件,为家庭和幼儿提供优质的托育服务,实现托育服务的优建、扩建、新建。

(三)提升专业门槛,增强教师综合素质

为了构建高效的托育机构,提供优质的托育服务,在服务体系建设中托育机构要认识到师资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托育效果。首先,托育机构要具备长期发展目光,引进专业的教育设备,积极沟通交流,发展全新的托育成果,组织基本的培训教育活动,支持教师系统化学习托育知识,完成幼儿的托育与教育。其次,政府依法落实具体的政策内容,解读相关法律文件,做到与时俱进,对托育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相关要求,真正为教师着想,满足教师的基本需求,与教育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对托育教师的基础保障,提供良好的待遇条件。最后,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参与到托育工作中,托育机构建设过程中应明确基本的制度保障,激励机制主要是激发教师队伍积极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开展日常工作管理,适当的发放资金保障,考核机制主要是定期考察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6]。同时,政府部门应发挥自身管理职责,对教师的能力进行系统性评估,明确教师队伍的准入门槛,必须要有专业的资格证书以及育儿经验,从而推动托育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真正达到普惠多元建设的目的。

(四)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行业标准

大部分普惠多元托育服务建设由专门机构承担,政府部门发挥约束与管理作用,满足不同家庭的托育需求,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管理,开展社会范围内的育儿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建立普惠多元托育服务的管理制度,开展动态化监管,首先,根据普惠多元托育的建设要求,相关部门要开展质量评估,不能单一注重表面数据的分析,机械评定托育标准,而是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宏观分析托育服务质量,包括托育服务的环境质量、内容质量、活动质量等。其次,结合托育机构的实际发展情况完成评定分析,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幼儿个人发展为中心完成综合性评估,认识到托育监管的具体要求和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推动社会稳定建设,优化幼儿教育资源,提高幼儿管理质量。那么,托育监管要结合托育机构的整体目标开展评估工作,定期考察托育机构的任务完成量,是否达到既定目标,保证目标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推动托育服务的良性稳定发展。最后,在政府部门的引领下,建立托育服务的监管机构,开展跨部门合作,共同监督管理托育情况,制定托育服务的各项标准,评估机构的发展状态,以及机构内教师的素质能力,进而结合教师的准入门槛,规范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开展持续性的师资考核与管理。同时,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主要是对机构的阶段性发展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重点考虑托育机构违规收费等情况,加大惩处力度,追究法律责任,从而真正推动托育服务的普惠性发展。

(四)拓展服务类型,推动托育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发展,三孩政策的出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普惠多元托育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为了推动托育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增加托育供给,丰富托育服务类型和内容,不断增加托育相关的财政扶持,从服务类型出发,促进托育服务的多元化发展[8]。首先,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的方式,扩大托育机构的建设投入,支持托育服务与社会企业有效合作,选择位置合适的托育位置,在城市中心区、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建设,为家长提供便利服务。其次,企业应积极与托育机构合作联系,拓展托育服务的供给渠道,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主体参与融入更多创新力量,更新和优化托育内容,与社会力量有效结合。最后,社区组织应开展家庭式托育服务,了解家庭托育需求,针对部分家庭开展差异性托育管理,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网络调查等方式,了解周围家庭对托育的看法,以及具体的需求状况,从而提供优势的托育服务形式。例如,临时性托育服务,根据有需求的家庭开办临时托育班;在线托育服务,利用互联网开展在线指导,推动服务类型的多元化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政策的出台,教育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在三孩政策的引导下开展托育服务,构建普惠多元的托育服务体系,关注育儿质量,结合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多元化发展,降低托育价格,提高托育质量,实现普惠性建设。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EB/OL]. 2023-12-12)[2024-03-10].https ://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2/content_6919834.htm

[2] 本刊记者 . 全国政协委员、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黄红霞: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发展 [J]. 协商论坛 ,2023(04):36.

[3] 刘 琳 雪 . 国 外 0-3 岁儿童托育服务供给体系及其启示 [J]. 行政科学论坛 ,2020(03):57.

[4] 沙莉 , 杨津津 , 杨紫涵 , 等 . 人口新形势下超大城市托育师资需求中长期变动的预测性分析 [J]. 学前教育研究 ,2025,(07):45-60.

[5] 石燕 , 陈友华 . 国家视域下中国普惠托育服务的动因、体系与问题研究 [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4,39(02):95-105.

[6] 杨菊华. 理论基础、现实依据与改革思路: 中国3 岁以 下 婴 幼 儿 托 育 服 务发 展 研 究 [J]. 社 会 科 学 ,2018(9).

[7] 马晶 , 杨天红 .“三孩”政策下多元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发展的法治保障 [J]. 科学发展 ,2022(09):95-103.

[8] 任慧娟 , 张新华 .“三孩”政策背景下我国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研究——欧洲国家优质早期儿童托育服务经验启示 [J]. 早期教育 ,2023(Z4):37-41.

作者简介:

1. 唐丹丹,1986 年7 月生,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教育心理。2. 贾肇 1988 年1 月生,男,汉族,山西长治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3. 戴和英,1966 年8 月生,女,汉族,人,本科学历,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