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分析

作者

张俊文 蒋钰霞

建德市杨村桥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省杭州市 建德市下涯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省杭州市 311606

一、引言

随着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需求的持续攀升,畜牧业规模日益庞大。动物疫病一旦爆发,不仅会造成大量畜禽死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引发诸如人畜共患病等严重后果。基层作为动物防疫的前沿阵地,其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着整个畜牧业的稳定与安全,深入探究并改进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势在必行。

二、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对畜牧业及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其一,能有效防控动物疫病,减少畜禽患病死亡,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稳定养殖户收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其二,可阻断人畜共患病传播,如禽流感、狂犬病等,守护公共卫生安全,避免疫病在人畜间交叉传播引发社会恐慌[1]。

其三,通过疫病防控减少兽药使用,降低畜产品药物残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满足民众对健康畜产品的需求。

其四,助力畜牧业稳健发展,带动饲料、屠宰、加工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共进,繁荣农村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维持农村地区稳定繁荣。

总之,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长远稳定。

三、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现状

(一)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基层畜牧兽医防疫队伍普遍存在人员数量不足、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许多年轻的专业人才不愿扎根基层,导致队伍后继乏力,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动物防疫任务需求。现有防疫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超负荷工作,却难以全面顾及各类动物疫病防控工作[2]。部分老一辈防疫人员虽经验丰富,但由于知识更新缓慢,对新型疫病诊断技术和防控方法的掌握有限,难以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动物疫病形势。

(二)设施设备落后

基层防疫站点的实验室检测设备、疫苗冷藏运输设备等往往较为陈旧简陋,难以精准检测动物疫病,影响疫苗的保存质量,进而制约了防疫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一些偏远地区的基层防疫站点甚至没有基本的检测设备,只能依赖上级部门的检测结果,错失疫病防控的最佳时机。疫苗运输过程中,因冷链设备不完善,导致疫苗失效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免疫接种效果。

(三)防疫体系漏洞多

从疫病监测预警、疫情上报到应急处置等环节,基层防疫体系存在衔接不畅、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应急反应迟缓,使得疫病易蔓延扩散。在疫病监测方面,监测点布局不合理,监测范围有限,无法全面准确地掌握动物疫病的流行趋势。疫情上报流程繁琐,导致信息反馈不及时,延误防控决策。应急处置预案可操作性不强,各部门之间协同作战能力不足,在面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往往手忙脚乱,无法迅速控制疫情蔓延。

(四)养殖户防疫意识薄弱

部分个体养殖户为图省事、降低成本,忽视常规的免疫接种、消毒等防疫措施,对动物疫病的危害认识不足,甚至在出现疫情苗头时隐瞒不报,给防疫工作带来极大阻碍。许多养殖户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疫病不会轻易感染自家畜禽,从而不积极配合防疫人员的工作。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随意使用药物,导致畜禽药物残留超标,不仅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还降低了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增加了疫病发生的几率。

(五)经费投入有限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紧张,用于购置疫苗、开展防疫宣传培训、改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资金捉襟见肘,严重制约了防疫工作的全面开展。经费不足导致基层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挫,人员流失严重。同时,也影响了防疫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动物防疫需求。

四、针对性对策探讨

(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畜牧兽医专业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防疫事业。通过完善基层防疫人员的薪酬待遇体系,提高福利水平,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解决其后顾之忧,增强基层防疫岗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在岗基层防疫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其诊断、治疗动物疫病以及应对突发疫情的综合能力。培训内容应紧密结合基层实际,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邀请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授课,采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二)更新完善设施设备

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按照现代动物防疫工作标准,为基层站点配备先进的疫病检测仪器、疫苗冷链储存运输设备等 [3]。同时,建立设备维护更新的长效机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防疫工作的硬件保障水平。加大对基层防疫站点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快速传递,提高疫病防控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三)健全防疫体系

构建完善的基层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快速传递。明确各环节工作流程与责任主体,强化疫情预警、上报和应急处置的协同联动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将疫病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建立严格的疫情报告制度,简化上报流程,明确报告责任和时限要求,确保疫情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到相关部门。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面对突发动物疫情时能够迅速响应、果断处置。

(四)强化养殖户防疫意识

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实地指导等方式,向养殖户普及动物疫病防控知识,使其充分认识到防疫工作与自身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引导养殖户主动配合基层防疫人员开展免疫接种、日常消毒、疫情监测等工作,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4]。利用媒体、网络等平台,广泛宣传动物疫病防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养殖户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加大经费投入保障

政府要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经费的倾斜力度,设立专项基金,保障疫苗采购、防疫物资储备、人员培训等项目开支。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动物防疫工作,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为防疫工作注入更多资金支持。加强对动物防疫经费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来,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五、结论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关乎畜牧业兴衰与公共卫生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现存的诸多问题,唯有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完善设施设备、健全防疫体系、强化防疫意识以及加大经费投入等多维度的综合施策,才能夯实基层动物防疫根基,护航畜牧业在健康、可持续的轨道上稳步前行,为保障民众生命健康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筑牢坚实屏障。

参考文献:

[1] 陈艳 . 畜牧业发展中动物疫病防控重要性及保障措施 [J]. 畜牧兽医科学 ( 电子版 ),2020,(06):177-178.

[2] 张俊 .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J]. 新农民 ,2025,(08):120-122.

[3] 胡仕洋 .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重点与建议 [J]. 吉林畜牧兽医 ,2023,44(01):131-132.

[4] 李佳 . 论新时期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 [J]. 农村实用技术 ,2025,(0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