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
刘明
安徽中汇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铜陵 244000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文旅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关键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愈发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度体验,期望在旅途中获得精神层面的丰富与满足。与此同时,文化也借助旅游这一广阔平台,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与传承,实现活态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崭新图景。
风景建筑作为文旅融合进程中的核心要素,兼具文化载体与旅游吸引物的双重属性。它不仅是地域文化的直观呈现,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民俗风情和传统技艺,更是游客感受文化魅力、获得独特旅游体验的重要场所。一座独具特色的风景建筑,往往能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标志性符号,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
然而,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规划设计中充分挖掘和展现文化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怎样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功能需求,提升旅游体验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又如何巧妙融合现代技术手段,实现风景建筑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文旅融合视域下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要素
2.1 文化要素
文化是风景建筑的灵魂所在,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化要素在风景建筑规划设计中占据核心地位。地域文化是风景建筑文化特色的重要源泉,不同地区的历史、民俗、传统艺术等构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在风景建筑规划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内涵,将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建筑的形式、材质、色彩等方面。例如,采用传统的建筑造型、具有地方特色的装饰图案或色彩搭配,使风景建筑成为地域文化的直观展示窗口。同时,文化要素还体现在建筑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故事上。通过建筑空间的设计和场景营造,讲述当地的历史传说、名人轶事等,让游客在欣赏建筑美景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2.2 功能要素
功能是风景建筑存在的基础,在文旅融合视域下,风景建筑的功能需求更加多元化。除了满足基本的居住、游览等功能外,还应具备文化展示、旅游服务、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文化展示功能要求风景建筑能够为当地的文化艺术作品、传统手工艺品等提供展示空间,通过举办展览、表演等活动,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旅游服务功能则包括提供游客咨询、餐饮住宿、交通换乘等服务设施,以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需求。休闲娱乐功能可以通过设置户外休闲区域、亲子活动场所等,为游客提供放松身心的空间,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此外,风景建筑的功能布局应合理规划,确保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相互协调、互不干扰,同时要考虑到游客的流线组织,使游客能够便捷地到达各个功能区域。
三、文旅融合视域下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策略
3.1 强化风景建筑的文化特色
强化风景建筑的文化特色是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以文化为导向进行建筑创作。首先,在建筑风格上,应借鉴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结合现代建筑技术进行创新设计,使风景建筑既具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例如,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可以采用仿古建筑风格,运用传统的木结构、砖雕、木雕等工艺,展现古建筑的韵味。其次,在建筑装饰方面,要注重运用当地的文化符号和艺术形式,如传统图案、书法绘画等,通过细腻的装饰手法,将文化元素融入建筑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设置文化主题展区等方式,进一步强化风景建筑的文化氛围,让游客在建筑空间中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3.2 提高风景建筑的体验性
提高风景建筑的体验性是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提升旅游品质的重要途径。在规划设计时,应注重营造独特的建筑空间体验和环境氛围。一方面,可以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和视觉效果。例如,利用地形高差设置阶梯式景观平台,让游客在不同的高度欣赏到不同的风景;通过设置庭院、回廊等空间,增加游客的游览路线和停留时间,使游客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建筑的魅力。另一方面,要注重互动体验的设计,为游客提供参与和互动的机会。例如,在风景建筑中设置手工艺制作工坊、民俗文化体验区等,让游客亲身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技能;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场景,使游客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建筑内部的环境设计,如舒适的室内温度、良好的采光通风等,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3.3 融合现代技术手段
融合现代技术手段是推动风景建筑规划设计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风景建筑规划设计中,应积极引入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建筑的功能性和智能化水平。例如,利用智能建筑系统实现对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打造环保、可持续的风景建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现代技术手段还可以为风景建筑的文化展示和旅游体验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展示,建立数字化文化博物馆、虚拟旅游平台等,让游客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了解风景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信息。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游客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为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
四、结语
文旅融合视域下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文化、功能等多方面要素,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策略。通过强化风景建筑的文化特色,能够使其成为地域文化的鲜明标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提高风景建筑的体验性,可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提升旅游品质和游客满意度;融合现代技术手段,则为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遇,推动其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在未来的风景建筑规划设计中,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出更多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风景建筑,为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同时,相关部门和设计人员应加强协作,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游客反馈,不断优化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确保其能够适应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市级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示范馆建设策略研究——以吉林市图书馆为例 [J]. 李昕阳 . 传播与版权 ,2023(19)
[2] 文旅融合视域下安徽工业文化传承策略研究[J]. 黎启国; 储祖臻.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3(05)
[3]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地方资源库建设策略——以天津图书馆为例 [J]. 郝雨萱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3(S1)
作者简介:刘明 ,男,1983.01.08,本科,目前职称:中级,研究方向: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