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烟厂制丝车间能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

作者

李松岩

河北白沙烟草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一、制丝车间能源管理体系构建

1.1 制丝车间能源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烟厂制丝车间能源管理体系构建之时,首先要确定清楚的能源管理目标和原则,目标的确定要依靠对车间能源消耗现状的剖析,还要联系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目的是达成能源使用的最优化和成本的最小化。原则方面,要遵照“节能减排,持续改良,全员参加,技术和管理并重”的方针,保证能源管理体系的执行既科学又高效。像能源审计这样的手段,就可以找出车间能源浪费的关键环节,某烟厂制丝车间通过能源审计,发现烘丝机的热效率只有 60% ,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于是有针对性地给出改进办法。

1.2 能源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构建烟厂制丝车间的能源管理体系框架时,要先明确清晰的能源管理目标和原则,把目标设成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基础上,能源消耗做到最少化。原则方面,要按照“节能减排,持续改善,全员参与”的方针来制定,能源管理体系框架设计包含能源审计、能源诊断、能源效率提高举措,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持续改善机制形成等环节。能源审计可搜集车间的能源使用数据,找出能源浪费之处,给后面的能源管理给予基本的数据支撑。能源诊断要利用专门的分析模型,比如能源平衡分析、能源效率分析等,去分析能源使用效率并找到节能潜力。能源效率提高措施上,可参照国际能源管理标准 ISO50001,按照车间实际状况,提出详细的节能举措与操作规程。评价指标体系要依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以及动态性原则来创建,选取关键评价指标,像单位产品能耗,能源使用效率,能源成本所占比例之类,用量化手段表现能源管理体系的运作成果,建立持续改善机制。

二、能源管理体系实施策略

2.1 能源审计与能源诊断

能源审计属于一种系统性的评价办法,目的在于全方位考察车间的能源利用状况,并给出改善办法。借助能源审计,可以获取车间的能源消耗数据,像电力、蒸汽、水之类的数据,再联系车间的生产流程,对能源利用效果展开量化剖析。某烟厂制丝车间实施能源审计之后,察觉到蒸汽消耗量占总能源消耗的 40% ,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因为设备陈旧造成的热效率下降是关键因素,针对此情况,车间采取了设备更新和改进操作流程的办法,从而把蒸汽消耗削减了 15% 。能源诊断更多地关注能源使用效率的深入分析,它包含对现有数据的分析,也包含对能源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识别与预测。在制丝车间里,能源诊断会对制丝机、烘丝机等重要设备的能效评定,还会对车间内部照明,通风等辅助系统能源使用的检查。如热像仪这样的先进诊断工具可以找出设备在运行时出现的异常热损失,从而及时加以修理或者调整,能源诊断的深入展开,有益于烟厂制丝车间形成起一个更为细致的能源经营体系,做到能源的高效利用。

2.2 能源效率提高措施

制丝车间能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当中,能源效率改善措施是关键部分,通过执行能源审计与诊断,能够精确找出能源浪费的环节及缘由。某烟厂做了能源审计之后发现,制丝过程中的热风循环系统热效率只有 60% ,这比行业标准的85% 低很多,针对这个状况,该厂采用了先进的热回收技术,改良热交换器设计,把热效率提高到 80% 以上,明显削减了能源耗费,而且采用变频技术对风机和泵类设备进行改造,按照实际生产需求来调整功率输出,从而缩减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三、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构建烟厂制丝车间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要保证指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科学性是指指标能够真实地体现能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用性则是指这些指标便于获取和操作,比如可以选取能源消耗强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与历史数据以及行业标准进行比较,来评判能源使用的效率情况。还可以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像二氧化碳排放量之类的,这样就能够促使车间不断改善节能减排的工作,从案例分析来看,某烟厂实行能源管理体系之后,单位产品能耗下降了 10% ,二氧化碳排放量缩减了 15% ,能源使用效率得到了提升,环境影响也有所减少。

3.2 关键评价指标的选择与界定

烟厂制丝车间能源管理体系创建之时,重要评价指标的选定及界定是保证体系有效的核心内容,选取指标的时候,应当顾及能源耗费、生产效率、环境影响、经济成本等诸多要素。拿能源耗费指标来说,包含单位产品能耗、能源利用效率等等,这些指标能够直接表现车间的能源应用效能。生产效率指标大概牵涉到单位时间内产出数量,机器运作效率等,这些指标直接联系到车间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环境影响指标比如二氧化碳排放量、废弃物处理量等等,这些指标既关乎企业的社会责任,又和国家的环保政策有着密切联系。经济成本指标包含能源成本、维修成本之类的内容,这些都是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通过这些关键指标的定义以及量化,就能够搭建起一套比较全面而且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给能源管理体系的改进给予数据方面的支撑和决策依据。

四、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方法

4.1 定量评价方法

烟厂制丝车间能源管理体系的创建和评价研究当中,定量评价办法是保证能源管理效率和成果的重要部分,通过搜集和剖析车间的能源消耗数据,能够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来评定能源使用的效率。如采用能源消耗强度(ECI),也就是单位产品所耗费的能源量,用来衡量制丝过程中的能源效率,而且能源使用效率(EUE),即实际产出同能源消耗的比值,也是评判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关键工具。在实际操作时,该标准给予一套完整的能源管理体系架构,其定量评价办法是关键构成部分,通过定期的能源检查及数据分析,能够找出能源浪费之处,进而采取改进手段。某烟厂执行能源检查以后,察觉到制丝车间的热风循环体系存在效率低下现象,采用先进的热回收技术之后,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生产成本亦随之缩减。

4.2 定性评价方法

在烟厂制丝车间能源管理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过程中,定性评价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定性评价方法主要针对能源管理体系的非量化因素展开分析,诸如员工的能源意识、管理流程是否合理、能源政策执行力度等,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搜集员工对于能源节约措施的看法及建议,以此来评判能源管理体系在员工层面的接纳程度和参与情况。案例分析法也可被用以考察其他已成功实行能源管理体系的烟厂,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可借鉴之处,吸取经验教训,凭借定性评价,管理者可以更为全面地知晓能源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形,找到改进的空间,促使能源管理体系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艳 . 基于工业物联网技术的烟草制丝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天津烟厂为例 [J]. 智能物联技术 ,2024,56(4):99-102.

[2] 张婧 , 庞毅飞 , 李有松 . 智能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14(8):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