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下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分析
席霖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西安供电公司 710032
引言
市场经济环境快速变化之时,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关键支撑,它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状况直接牵扯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情况,青年人才是企业的新鲜血液和创新动力,他们的培养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走向,党建是国有企业特有的政治优势,对于引领青年人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活其创新潜能,推动其全面发展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所以怎样在党建引领之下革新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机制,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党建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1 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的作用
党建给国企人才培育赋予了基本的方向引导和价值参照,国企是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物质根基和政治根基,其人才培育务必一直同党的使命任务相吻合,党建工作通过加强思想引领,把党的理论主张和价值观念渗透到人才培育的全部流程当中,促使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证人才培育始终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国家事业需求,党组织依靠自身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可以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营造条件,凭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出崇尚实干,敢于革新的人才成长风气,从而推动人才培育在规范有序的轨道上前行。
1.2 人才培养促进党建作用研究
人才培养给党建工作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和生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党组织形成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力量,优秀人才的加入可以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加强党组织的整体战斗力和创造力,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把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做到党建工作同人才队伍建设良性互动,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影响和凝聚作用不断加强,人才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和担当作为,也给党建工作给予了丰富的实践素材,促使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更新颖,更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时代气息。
2 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当前的国有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培养规划缺少长远眼光,与企业战略发展衔接不足,对青年人才成长阶段性的特点把握不准,培养内容和方式缺少层次感,培养过程各环节的关联度不强,选拔、培育、使用等环节衔接不够流畅,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时有发生,青年人才个性化需求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培养资源分配不均,培养格局缺少覆盖全面、各有侧重的特点,不能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青年人才的成长需求。
2.2 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
人才激励机制在激发青年人才活力上发挥作用不充分,激励方式单一,大多以物质奖励为主,精神激励和发展激励的力度偏小,对青年人才职业发展诉求回应不够及时,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与人才贡献度、能力水平精准挂钩,存在平均主义倾向,难以调动青年人才积极性、创造性,激励机制长效性不够,缺少持续跟踪和动态调整,激励效果难以持久,无法形成稳定人才成长动力。
2.3 人才评价体系不合理
人才评价体系在科学性与导向性方面存在偏差,评价标准过分看重学历、资历之类的显性要素,对实际能力、革新成果和奉献价值的考量缺少,造成评价结果和人才真实水平出现脱节,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考核,缺少多种评价主体和灵活的评价办法,很难全方位表现人才的综合素养,评价结果的应用也不够充分,和人才的晋级、培育、鼓舞等环节衔接不紧密,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对人才发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3 党建引领下国企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路径探索
3.1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以党建为引导,全面塑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青年人才培育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我们紧紧地把党的战略部署同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联系起来,仔细地制订出一套跟企业将来发展方向非常契合的青年人才培育规划,这个规划既指明了在各个发展阶段要着重注意的培育要点,又设定了具体而且能够量化的培育目的,想要保证培育进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我们就格外重视各个部分的系统性规划,从人才的选取、培育、应用再到储备,逐个打通,形成一个完整而高效的整体体系。
针对青年人才特殊成长特征及个性需求,充实并改良培育内容,探究并更新培育办法,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融合起来,通过种种形式的师傅带徒弟,实习锻炼,岗位轮换之类的做法,来增强培育的实际效果和对标的程度,我们要给青年人才搭建一种阶梯式的成长路径,希望他们在每个时段都可得到符合当前阶段发展的相应助力和引导,逐步迈进更新更高的工作平台,给企业
发展增添无穷的动力源泉。
3.2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要想充分调动青年人才自身的能量和干劲,就一定要构建起多元并精准的人才激励体系,这个体系既要立足于物质层面的奖惩,又要突出精神层面的奖惩,而且还要关注发展方面,我们需通过定时对表现优异者给予表彰,在工作上干得好的先进个案来树立起一些可以学习可以尊敬的标杆式人物,这会极大地加强青年员工对企业的荣耀感和归属感,进而有效地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及忠实程度,另外我们还要形成起一套与人才实际奉献密切相关联的激励系统,也就是说要将评价绩效的结果直接同薪酬待遇,升职晋级的机会等密切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彻底冲破以前那种干活多或者少都一个样,一味地采取平均主义分配办法的情形,真正做到多劳多得,这样才能做到每个人都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所作出的奋斗与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馈。而且我们要重视青年人才的就业需求问题,给他们制定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指引,给予他们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丰富的发展资料,创造一个尊重人才,支持创新、可以包容失败的大环境,使青年人才在寻求个人价值的进程中,充分施展自己智慧与才能的能力,为企业高品质发展奉献源源不断的智慧和能力。
3.3 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创建起能力与贡献并重的人才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改善评价标准,着重实绩导向,把创新成果,工作业绩,团队贡献之类的内容列入评价范畴,削减学历,资历之类的因素所占的比重,扩充评价渠道,采用多种评价主体,融合自我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人才,加大评价结果的应用力度,把评价结果当作人才选用,培育,奖励的重要参考,营造“评价—反馈—改进”的良好循环,促使青年人才不断改进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3.4 党建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加强措施
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融合发展、同频共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去,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中提高青年人才的党性修养以及其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党组织对青年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作用,将党建资源整合、人才培养资源整合,形成以党组织为主体,其他部门协同配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局面。加强在青年人才中发展党员,吸收优秀青年人才到党组织当中去,也鼓励党员青年人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青年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达到党建与培养人才工作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
结语
党建引领下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要从多方面入手,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构建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党建与人才培养的融合,激发青年人才创新的潜能和活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智慧。
参考文献:
[1] 张新月,游光辉 . 做好新时代国企青年人才培养工作 [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19(1):29-30.
[2] 姜莹 . 创新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建议 [J]. 人才资源开发,2021,18(5):77-78.
席霖;男;: 汉族;1973 年10 月;陕西蓝田;大学本科;助理政工师;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