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对农户增收的影响
臧晓宇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7
引言:
在共同富裕的宏大背景下,农村土地抵押贷款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手段,正日益受到重视。这种贷款形式能够有效地将农村土地这一沉睡的资产唤醒,转化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动力。通过土地抵押贷款,农民可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更新农业设备、改进种植技术等,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山东省农地试点的实践表明,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不仅解决了农户特别是种养大户融资担保难的问题,还进一步实现了农村产权抵押、担保的权利,使得土地能够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融资。此外,四川巴中市南江县探索推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抵押贷款,用于支持县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支付房款,这也是对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的一种创新尝试。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有助于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还能够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促进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
1 文献综述
文献梳理发现,土地制度和土地流转与农户收入的关系研究趋近于饱和,但是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与农户收入的研究还在不断探索中。多数研究支持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增收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忽视了农户群体的异质性,仅仅考察了收入水平分层,缺少对农户类别的具体分类,缺乏从农户异质性和中介机制视角分析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效应的影响。所以现有研究还不能回答上述问题,不利于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角度去准确评价不同农户增收的土地制度政策效应。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选择
被解释变量:县域农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
解释变量:“农地试点” 政策, 包括 treat、t、did=treat
等 3 个虚拟变量。其中,treat 为实验组虚拟变量,将样本中入选农地试点的区县作为处理组,treat 为 1, 将非农地试点为控制组 treat 为 0 ;t 表示政策实施的时间虚拟变量,“农地试点”实施前取 0,之后取1,因政策正式实施时间是2016 年 3 月15 日,本研究将 2016 年作为政策实施时间, treat×t 指实验组虚拟变量与政策实施时间虚拟变量的交互项, 也称为政策虚拟变量。
3. 控制变量:plant 农业整体生产规模(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表示)、elec 农业机械化水平(用农用机械总动力表示)、exp 政府财政干预水平(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表示)、edu 受教育水平(用在校高中生数量表示)、loans 金融发展水平(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表示)。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 共有 138 个区县及县级市, 农地试点政策中有 10 个区县入选试点, 选取 2000—2021 年各区县数据进行模型分析。 其中 ,涉及收入的变量均是农民的人均值, 且以 2012 年为, 所有数据来自 《山东省统计年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 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2.2 基准回归


表1 基准回归结果
列(1)显示,虚拟变量 treat 和 time 的回归系数在 1% 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农地试点政策分别从时间和地区来看能够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列(2)显示,交互性 did 的回归系数在 1% 的水平下显著为正,综合来看,农地试点政策能够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 结论政策建议
3.1 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对农户增收的影响
农村土地抵押贷款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对农户增收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它能够帮助农户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此外,通过土地抵押贷款,农户可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先进的农业机械、改良土壤、引进优质品种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
3.2 面临的问题
尽管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对农户增收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风险评估与评估标准亟待完善,因为农村土地的质量不均、农业产出的波动性较大等因素,使得土地抵押贷款难以形成一套统一、科学、可操作的评估标准。其次,担保形式受限,目前多数采取个人代位方式进行担保,缺乏其他担保手段的多样化选择。最后,相关法律政策尚待完善,当前的法律法规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具体规定相对不够明确,无法有效保障各方利益。
3.3 政策建议
建立有效的抵押登记系统,对抵押土地进行登记,确保金融机构的权益得到保护。同时,组建权威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对农户和农业企业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进行担保,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处置效率应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地位,使农民能够充分行使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理四种权益。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和证书制度,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法性和可转让性。
参考文献:
[1] 陈宗胜 , 沈扬扬 , 周云波 . 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绝对与相对变动———兼论相对贫困线的设定 [J]. 管理世界 , 2013,(1): 67- 77.
[2] 严斌剑 , 翟允瑞 , 周应恒 . 省域涉农产业发展指数对农民收入影响及其空间效应 [J]. 经济地理 , 2022, (12): 162- 171.
[3] 邓悦, 吴忠邦, 罗连发.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民增收吗?———基于农村人力资本调节效应的分析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23,(1): 16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