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实施高效教学的路径

作者

赵方

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新要求。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探讨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与优势,并提出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实施高效教学的具体路径,旨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高效教学;路径

一、引言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以单篇课文为教学单位,教学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强调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碎片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按照教材编排顺序,逐篇讲解课文,注重字词教学、句子分析和段落理解,忽视了单元主题的统领作用以及各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零散,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迁移。

(二)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课堂互动性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目标功利化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将教学目标主要设定为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无法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和价值。

三、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与优势

(一)内涵

大单元教学是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或专题、话题、大任务等)、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它强调从整体出发,打破教材原有单元的界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构建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

(二)优势

大单元教学以单元主题为线索,将多篇课文及相关的语文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起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例如,在以 “自然之美” 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现代散文、说明文等不同体裁的课文整合在一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自然之美,同时学习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特点和阅读方法。

大单元教学通过创设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在完成大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资料收集、实践探究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单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等。通过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和分析,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通过参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四、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实施高效教学的路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体现核心素养导向

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首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段学生在语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要求。然后,结合单元主题,确定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涵盖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师需要将整体教学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将这些任务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和课时中。每个学习任务都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以 “传统文化” 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细化为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学习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制作一份关于传统节日的手抄报” 等具体的学习任务。

(二)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要打破教材原有单元的界限,对教材中的课文、课后习题、语文园地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单元主题为核心,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关联性的课文进行教学,并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例如,在学习 “童话” 单元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几篇童话进行整合,同时引入一些经典的课外童话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的故事,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不同童话的魅力。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还应积极引入课外资源,如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绘本、故事书、影视资料、网络资源等。这些课外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 “历史人物” 单元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历史人物的纪录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

学校可以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资源的开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例如,某学校所在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如剪纸、皮影戏等,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将民间艺术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了解和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

五、结论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是一种符合教育改革趋势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实施多元化评价等路径,可以实现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高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革命文化单元教学策略. 陆卓君.甘肃教育,2024(22)

[2]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研究. 韩雷娜.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10)

[3] “双新”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 武梅.现代教学,20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