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地理课堂中探究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作者

徐华飞

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 吉林省公主岭市 136100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目前老师在为高中阶段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教学时,需要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地理学科是高中阶段学生所需学习的关键课程,同时也是给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能力培育、创新思维能力培育的重要载体。在地理教学中引进探究式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也能够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感悟和认知更加深刻和清晰,为此本文就针对于高中地理课堂中探究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 探究式 学习活动 设计实施 策略

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地理环境与人类的活动,为此老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身心发展状况,选择有效的,优化的,完善的,贴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环境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探究式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沉浸于地理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之中,点燃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并能够使学生在逐步探索中感觉自己的成长、发展和进步,增强后续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以及认知清晰度,从而构建出高效的,优质的,完善的地理学习空间,由此可见,加强对于探究式学习活动的优质化创设势在必行。

一、设置问题情景优化探究活动

高中阶段给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相关知识渗透时,老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想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那么老师就应该采用多元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性。高中阶段学生课业压力相对较重,如果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为其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和灌输,会导致其思维发展出现问题,而探究式教学就可以通过问题情景的构建让学生能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发展。以往进行探究问题设计时,过于简单和死板,导致学生参与到其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所以目前老师需要结合学生所需学习重难点内容,创设出更具有真实性的生活性的环境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引导下主动学习思考,批判性分析。

例如老师在为学生教学《全球变暖》时,就可以围绕全球变暖和城市化等重要主题,提出城市化融合改变了地方气候和生态环境等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知识学习以及课后资料查阅进行问题的解答。如此一来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习的地理知识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同时还能够为后续学生真正沉浸于地理的环境之中进行大量的资料深入研究和剖析,保驾护航,为学生素养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除此外老师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出全球变暖的环境,让学生看一看全球变暖究竟对于世界有怎样的危害,从而为后续学生从自己做起,积极主动践行低碳环保行动做好准备。

二、在探究式学习活动构建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小组合作

高中阶段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连接极为紧密,但是地理知识相对较为复杂和多元,仅仅依靠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探索和研究,存在有一定的问题,会导致学生很难融入于地理的学习空间之中,快速学习思考,学生死记硬背,后续在进行知识的实际运用时也会出现极大问题。所以现在老师需要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引领之下,充分加强对于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引进,让学生能够在互动沟通交流中获得认知深入度、清晰度的全面提高,为此加强对于小组合作思路的探究活动构建迫在眉睫。

例如老师在为学生教学《城市交通拥堵与解决方案》时,首先就通过讲解交通拥堵的普遍现象以及对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来引入这一主题,因为这一现象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融入于讨论之中。其次,老师给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学习情况能力等等,让学生能够在小组的引领支持下获得属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需要选择一个熟悉的城市区域来进行研究,最后由每一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展示调查结果之后剖析出你觉得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才能更加合理的进行交通拥堵改善方案的制定,比如增加公交线路、优化道路规划等等。通过合作学习策略,学生不仅能够融入于探究环境和氛围之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得到核心素养的提高保驾护航。

三、给予学生自主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高中阶段学生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较为扎实,此时老师可以放心的让学生针对地理知识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往在探究活动构建过程时,大多都是老师出示主题,让学生被动参与,被动调查,被动探索,但是久而久之学生会感觉到抵触和厌烦,甚至很多学生都无法沉浸于老师构建的环境和氛围之下,为此老师就可以加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明确。要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地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制作展示作品,这样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探究主题。但是在此过程中,老师需要让每一位学生明确主题后将探究计划上报,老师可以让学生从气候变化、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等等角度出发,当然老师还需要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主题以及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丰富,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体系性目标性,让学生能够通过查阅文献,数据分析,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当然老师还需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尽可能让家长提供相对应的帮助,后续老师需要给予学生时间,让学生将自己的成绩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了解他人的优点,自己的不足,甚至还能够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自信心,对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探究活动并促进学生全方面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强的必要性。今后老师更应该结合学生所需学习的内容适时的适当的引进学生自主探究小活动,为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以及改善枯燥教学环境和氛围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背景下,老师需要大力加强对于探究式活动的高度关注,并依托于地理学科的实际特点进行活动的优质化构建、全方面构建,为学生能够沉浸于地理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之中获得成长、进步和发展,为学生素养能力的全面提高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君钊.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 现代农村科技, 2024, (09): 157.

[2]刘琼花. 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运用方法 [J]. 试题与研究, 2024, (19): 96-98.

[3]吴文苑. “探究式+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地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J]. 高考, 2024, (09):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