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语言文字图谱:一场奇妙的探索之旅

作者

姜了元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实验中学

摘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袤天地中,语言文字始终是核心要素。而语言文字图谱作为一种创新且极具价值的教学与学习辅助工具,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宛如一张知识的藏宝图,能够帮助师生更加清晰、系统地梳理和把握语文中复杂多样的语言文字知识,提升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语言文字图谱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语中语文  语文文字图谱  探究

一、初中语文语言文字图谱的概念与内涵

语言文字图谱,简单来说,是将初中语文涉及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以及文字书写等各方面知识,以可视化、结构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工具。它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知识树,树干是语言文字的基础核心,各个枝干则是不同的知识板块,而树叶就是具体的知识点。

例如,在语音板块,声母、韵母、声调这些元素构成了最基础的分支,进一步细分,像轻声、变调等特殊语音现象又成为更细小的枝叶。从词汇角度来看,实词、虚词是大的分类枝干,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类型以及介词、连词等虚词类型便是具体的知识树叶。通过这样的图谱构建,原本零散在课本各个角落、杂乱无章的语言文字知识被有序整合,方便师生去全面认知和深入探究。

二、初中语文语言文字图谱的重要性

(一)助力教师教学

对于教师而言,语言文字图谱是教学设计的得力助手。教师可以依据图谱清晰地规划出每个教学阶段需要重点讲解的语言文字知识点,有条不紊地安排教学进度。比如在进行语法教学时,参照图谱中语法知识的体系结构,从句子成分的讲解,到单句、复句的区分与分析,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而且,图谱有助于教师在复习阶段进行知识的系统回顾,避免出现疏漏或者重复讲解的情况,让复习课更加高效且有针对性。

(二)辅助学生学习

学生在初中阶段面临着大量需要记忆和理解的语言文字内容,图谱为他们提供了清晰的学习思路。以字词积累为例,通过图谱中词汇的分类,学生能明白不同词性、不同来源词汇的特点,更易于记忆和准确运用。在作文写作中,修辞板块的图谱可以让学生快速回顾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用法和作用,从而有意识地在文中进行运用,提升作文的文采。同时,图谱也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查漏补缺,他们可以对照图谱查看自己在哪一板块的知识掌握还比较薄弱,进而有重点地进行强化学习。

三、初中语文语言文字图谱的构建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构建图谱要确保涵盖初中语文语言文字知识的各个方面,从最基础的汉语拼音到高深一点的文言文语法,都要有条理地纳入其中,并且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明确。比如文字的演变历程要和汉字的造字法等相关知识建立起合理联系,不能孤立存在,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二)科学性原则

图谱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表述都要准确无误,分类要符合语言文字学科的专业标准。例如在语法分类上,要严格遵循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不能随意混淆概念或者自创分类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到的是科学、正确的知识,为他们后续的语文学习乃至语言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用性原则

图谱不是为了好看而构建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教学和学习。所以要突出重点知识,对于那些在中考或者日常语文运用中高频出现的内容,要在图谱中以醒目的方式呈现,方便师生快速抓取关键信息。同时,图谱的呈现形式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不能过于复杂繁琐,让使用者望而却步。

(四)动态性原则

初中语文的教材内容、教学要求等会随着时代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而有所变化,语言文字图谱也要与时俱进。例如,一些新出现的网络热词,如果符合语言规范且有一定的语文学习价值,就可以适时补充进词汇板块的图谱中,让图谱时刻保持鲜活的生命力,贴合实际教学与学习的需求。

四、初中语文语言文字图谱的具体应用方式

(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授课时,教师可以将语言文字图谱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对照图谱逐步展开,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新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比如在讲解古诗词赏析中的修辞运用时,教师可以先调出修辞板块的图谱,引导学生回顾修辞手法的基本特点,再结合具体诗词进行分析,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诗词中修辞精妙之处的理解。

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可以给出基于图谱某一板块的话题,让学生分组探讨。例如围绕词汇的感情色彩这一知识点,让学生讨论不同感情色彩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效果,学生通过讨论后再对照图谱进行总结归纳,能够更好地掌握词汇运用的灵活性。

(二)课外学习中的应用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运用语言文字图谱来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特点。比如读到一篇优美的散文,对照修辞图谱去找出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其对文章意境营造的作用;参照语法图谱,梳理文中复杂句子的结构,提升自己的语句理解能力。

在语文知识拓展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图谱的指引,去深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文字领域。例如对汉字文化感兴趣的学生,顺着图谱中汉字演变、造字法等线索,查阅更多的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五、初中语文语言文字图谱的实践案例及效果分析

某中学语文教研组尝试在初三年级推行语言文字图谱辅助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们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精心构建了涵盖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多方面的图谱,并应用于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中。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通过对学生的语文成绩、课堂表现以及学习反馈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了。在作文中,修辞手法运用更加恰当、词汇也更为丰富准确;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对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明显增强,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意。而且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图谱学习,感觉语文知识不再是一团乱麻,学习起来更有方向感和成就感了。

六、结语

初中语文语言文字图谱是语文教学与学习领域的有力工具,它以独特的可视化、结构化优势,为师生们开辟了一条探索语言文字奥秘的清晰路径。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完善图谱的构建,深入挖掘其应用价值,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助力初中语文教学迈向新的高度。只要我们秉持科学、实用等构建与应用原则,不断探索创新,相信语言文字图谱会在初中语文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之名与实辨析——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例[J]. 郑桂华.中国教育学刊,2023(02)

[2] 从“知识本位”到“核心素养本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视域下教学观的转向[J]. 王丛丛.教育教学论坛,2022(51)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变化、新方向与新要求[J]. 董小玉;刘晓荷.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06)

[4] 基础教育增值评价:内涵、价值与实证研究——以新时代中小学生阅读素养为例[J]. 李毅;郑鹏宇;黄怡铭.中国电化教育,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