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小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中原文化元素的整合与应用

作者

靳晴

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475000

摘要: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对现实情境中的复杂开放问题进行长期的探索,从而形成对知识的认识,提升自己的必要品质和核心技能。将中原文化的内容引入到中小学的跨学科课程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们充实自己的文化基础,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提升他们对中华的优良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继承。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小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中原文化元素的整合与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一些措施,希望可以为教育行业提供一份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原文化

引言: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创新融合,使其对多学科的关键知识与能力进行创新融合,从而获得综合研究结果与创新认识。近年来,全国和各省有关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政策出台,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跨学科研究工作提出了政策支撑、方向指导和行为指引,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是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一、中小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中原文化元素的整合意义

(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原地区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将中原文化的精髓融入跨学科的项目式教学研究,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中原文化的核心价值、演变历程、艺术成就及其独特的人文特色,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还提高了他们对文化的意识与自信,进而深化他们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理解和认同。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原文化的历史、哲学、文学和艺术领域极为丰富。将这些领域的知识应用于跨学科研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尊重[1]。这种人文素质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学术知识上,还应体现在对中华文明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上,使学生更加尊重和珍视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并积极地继承和发扬光大。此外,跨学科学习还能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从而在应对复杂社会问题时,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中小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中原文化元素的整合与应用措施

(一)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在中小学阶段,实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极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中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例如,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将《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中原神话故事融入教材,让学生们了解并感悟其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美术手段进行跨学科教育,鼓励学生在阅读小说的同时创作美术作品。因此,将中原文化整合进中小学的跨学科项目式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识和继承,还能升华他们对优秀文化的自信,并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二)开发定制教材和教学资源

针对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开发定制不同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在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针对各年级、各科目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在课程中融合中原文化的成分,使其在课堂上不仅能满足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还能引起他们的兴趣。针对中、小学生,在教科书的编写上,要尽量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中原的传统节日、民俗故事以及当地的特色产品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学习高中历史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中原文化的一些重大的事件、人物入手,来探究中原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音频、交互式等多种多媒体手段,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学习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丰富学习体验

在我国中小学开展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如何营造良好的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课题研究的开展[2]。尤其是在融入中原文化的过程中,要精心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进行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感悟。首先,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创设“虚拟情景”是非常必要的。利用大数据及先进的资讯科技,老师们可以用直观的影像或影像来“再现”或者“还原”中原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与事件,使他们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比如,在讲到北宋的军政大事时,可以把《水浒传》里有关的一些片段拿出来,让他们用视听的方式去体会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和角色,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了解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3]。另外,老师也可以要求同学们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把宋朝文武官员受到的对待进行关联比较,从而对“重文抑武”的多层次进行认识,并且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文官地位的提升和武将地位的相对下降,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这种方法既可以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继承,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结束语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它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以课题为核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题活动。这种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提升他们进行专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原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包容性、开放性以及艺术特质。它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融为一体,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形成了中原文化独特的魅力。因此,在进行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时,教师应当注意将中原文化的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蒋海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4,15(17):146-148.

[2]鲍婷玉.中小学音乐欣赏课引入传统文化内容——以中原音乐文化为例[J].三角洲,2023,(02):166-167.

[3]魏小山.中小学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构建:何谓、为何与何为[J].课程教学研究,2020,(10):54-61.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研究教育强省项目2025JYQS0949《中原文化视域下中小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研究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