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双翼”四位一体的高质量学生党建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研究
常雪 孙红丽 王萌 连莲
邯郸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0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其作用不仅体现在提升学生政治觉悟和思想素养上,更体现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中[1]。
一、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1. 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
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内容有时未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专业特点。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抽象,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联系不紧密,使得学生对教育内容感到枯燥乏味,缺乏认同感。另一方面,党建工作与学生专业学习的融合不够,未能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无法让学生认识到党建对专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学生更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党建教育内容未能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对党建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
2. 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不足
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党建工作侧重于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而思政教育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的引导,二者在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未能形成有机统一,在组织党建活动时,未能充分考虑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而在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时,也没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存在信息壁垒,无法形成育人合力。
3. 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由于教育方式、内容以及协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对党建与思政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将党建与思政教育活动视为一种任务,被动参与,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一些党建主题活动中,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只是走过场,未能真正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学生对自身在党建与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清晰,缺乏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难以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二、高校党建助力学生思政教育的重大意义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 [2]。构建以“一核双翼”四位一体为核心的高质量党建体系,对于破解上述难题、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筑牢立德树人根基,确保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党建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定盘星”。“一核”的强化,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为思政教育提供根本遵循和思想源泉,从源头上保证人才培养的政治底色。
2. 提升思想引领效能的创新路径。“一核双翼”四位一体框架,通过聚焦核心、协同两翼、融合四维,构建了立体化、系统化的思想引领新格局。它强调理论武装的深度与实践锤炼的温度相结合,专业能力提升与思想境界升华相统一,榜样示范与自我教育相促进,能有效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3. 破解知行脱节难题的关键抓手。“双翼”并重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通过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可以开展学习的研讨式、案例式、情景式, 深化对理论的认同;通过精心设计实践项目例如结合专业的志愿服务、社会调研、乡村振兴实践,引导学生在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印证理论、升华认识、砥砺品格,实现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的深度转化。
4. 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核心支撑。高质量学生党建能够有效统合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网上网下各类育人资源和力量。通过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可以更好地协调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联动家庭、社会资源,形成协同配合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合力。
三、高校党建助力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构建“一核双翼”四位一体高质量体系
1. 固本强基:牢牢把握“一核”——强化思想引领的核心地位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单元,依托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提升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学生党支部打造成值得依托和信赖的对象 [3]。针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多元、网络依赖深等特点,聚焦其在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核心关切,旨在坚定信仰、厚植情怀、加强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创新内容供给,增强理论魅力:构建理论学习的内容体系,讲透理论同时回应社会热点与学生疑点。运用生动案例,将宏大理论转化为微观体验,展现理论价值。
2. 展翼齐飞:夯实“双翼”——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协同并进
深化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创新:推广互动研讨式学习,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情境体验式学习,借助VR/AR 技术增强代入感;建设在线平台,实现网络赋能式学习;选拔学生党员骨干进行朋辈引领式辅导。同时,优化实践服务的组织形式与内涵,围绕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设计实践项目,推动专业与实践结合,建立常态化实践机制,将实践育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3. 融合赋能:做实“四位一体”——实现党建与育人深度耦合
聚焦“党的理论强”:实施党员理论素养提升,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融入理论学习于组织生活。聚焦“专业业务棒”:推动党建与专业学习同频共振,开展“党建 + ”,以专业能力为基础,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学科竞赛等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聚焦“服务能力好”:在服务奉献中锤炼党性修养:健全学生党员服务群众机制,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学校的日常学生管理。拓展社会实践深度,将学生服务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提升服务育人实效。聚焦“选树典型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示范辐射效应,多维度挖掘先进典型,讲述榜样故事。组织榜样学生党员与学生交流,开展“学榜样、做先锋”活动,引导学生见贤思齐。
构建并实践“一核双翼”四位一体的高质量学生党建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路径,有效破解了当前党建与思政教育中存在的核心引领不足、知行脱节、融合不深等突出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高质量学生党建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强大效能,为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坚实保障,源源不断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输送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 原方 . 高校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塑造的路径研究 [J]. 社会与公益 ,2025,(02):17-19.
[2] 陈建华 , 舒豪 .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研究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5,(04):28-30+34.
[3] 杨志伟 , 高龑 . 依托学生党支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J]. 大学 ,2025,(06):185-188.
(基金项目:邯郸学院 2025 年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一核双翼”四位一体的高质量党建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研究,zyh2509 ;2025 年邯郸市社科规划课题,高校高质量党建示范效应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引领的机制研究,D2025208 ;邯郸学院2025 年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京津冀红色文化融入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zyh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