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施晓群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小学 215600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数学课堂应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出发点,革新育人方式,全面凸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而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数学课堂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实践热点,并为高效数学的建构提供新思路。相比较以往的教学,聚焦大单元教学的数学课堂,更有利于梳理和整合课程内容,从学生视角探索建构知识的路径,让学生逐渐了解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实现知识架构和育人目标协同发展。所以,数学教师应与时俱进,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导向,深入挖掘每个数学单元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所学内容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工和整合,引领学生高效获取数学知识,形成结构化的思维,不断提升数学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一、精心研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
精心研究教材是大单元教学的基础,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对单元内容进行剖析和结构化梳理。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握知识点的横向联系,还要洞悉所教内容的纵向逻辑,将碎片化的知识串联起来。而传统的教学大多局限在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上,也就是“知识本位”,现在要求转向“能力本位”,要求学生学会优化认知结构。所以,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梳理所学知识的内在脉络,逐步将抽象的内容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的放矢。显然,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串联单元内不同的知识点。
在教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此单元内容包含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推导。教师在教学中可打破课本中的授课顺序,以“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整合单元知识,先让学生回顾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然后以长方形为立足点,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再引导学生将三角形、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整个单元教学以“转化”为突破口,让学生沟通不同图形面积计算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推导过程背后的原理,实现知识体系整合与思维能力提升的目的。
二、设计阶梯任务,促进思维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阶梯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拾级而上,直击知识的要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在设计梯度性任务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单元目标分解为基础性、发展性、挑战性任务,基础性任务关注基础性知识,发展性任务注重知识应用,挑战性任务强调创新拓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增加任务的难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肤浅走向深入,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在教室中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进行观察、触摸,感受到面积有大小之分,让学生思考怎么比较面积。显然,这样的学习任务属于基础性任务,也易于完成。然后教师为学生准备了若干面积为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让他们用正方形纸片拼出不同的长方形,记录所拼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推导出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这样的任务属于发展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明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最后,教师让学生应用所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应用中巩固知识,形成学以致用的能力。显然,这样的任务属于挑战性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升他们的思考力和学习力。
三、重塑评价方式,提升教学成效
新课标强调以评促教,以评促学,重塑评价方式是提升大单元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难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能力等,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而大单元教学下的评价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参与性等,还要侧重知识的迁移能力等,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此同时,还应突破教师单一评价模式,引入小组评、互评、自评等方式,形成多元反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在教学小学数学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了评价: ① 在学习时,你知道因数和倍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的含义吗?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吗?你学会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了吗? ②2 、3、5 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在探索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做到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和主动交流? ③ 有没有联系已有的知识,理解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有没有掌握?让学生围绕这些方面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明确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及时调整学习策略,真正让学生在评价中进行自我教育,获得全方位发展。
总之,大单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思路。在以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构教学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立足点,结合学科特点、所教内容重难点,整合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数学探索中沟通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全面凸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卢巧伦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3,(35):28-30.
[2] 金欢欢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36):98-100.
[3] 杨德达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J]. 教师 ,2023,(3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