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论幼儿园户外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作者

梁燕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双溪幼儿园 重庆 402000

一、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内涵

通常,幼儿园户外活动是指室外活动。孩子们室外活动可以充分地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在更开放的空间里训练走、跑、跳、攀、爬等基本动作,能促进幼儿身体发育、还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感受天地灵气,这是在室内得不到的收获。

二、幼儿户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户外活动不同于室内活动,它的活动空间更为宽广,活动形式更多样,它能很好地激起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户外活动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双重需要,户外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和谐发展。目前,虽然农村幼儿园高度重视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但是发现在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影响农村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的环境因素

1. 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户外活动本应该有相应的制度作为指导,也该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但是我国很多地方都还没有户外活动的相关制度和政策。

2. 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场地不足

攀爬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形式,在攀爬的过程中能够让幼儿克服困难、能培养幼儿勇敢、坚毅、自信的学习品质,但是攀爬也是一种相对危险的运动。

3. 幼儿园资源稀缺

好多的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时,由于资源稀缺导致户外活动开展存在困难,首先好多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设置不合理,好多农村幼儿园的场地为非专业场地设置场地的时候没有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常常以成人的视角来设置。

( 二) 影响农村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的人为因素

1. 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足

开展户外活动,要求老师要保证幼儿的安全,农村幼儿园一般师生比较大,一个老师要面对很多孩子,老师觉得在室外管理幼儿有困难,为了确保安全,就喜欢较多地安排室内活动,导致户外活动时间不足。

2. 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运动量不足

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足,必然导致运动量不足。农村幼儿园部分老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担心在户外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会降低运动难度,减小运动量,如此这般的户外活动就会运动量不足,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3. 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缺少“自由”

幼儿在许多户外体育活动中缺乏“自由”,因为教师对整个活动处于“高控”状态。有的幼儿园体育器材本来比较丰富,教师为了省事就选择轻便的、便于取放的体育器材,因此幼儿几乎没有选择器材的机会。老师为了确保安全对活动会过分把控,往往会告诉幼儿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包括材料、玩伴以及玩耍方式,没有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力,这样使得幼儿创新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受到影响!

4. 家长不想幼儿参与户外活动

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中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觉得户外活动让孩子受苦受累,十分不舍,有时甚至会受伤,家长更是十分担心,他们认为户外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孩子安全,因此不想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三、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户外运动的相关制度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的同时应该重视户外活动相关制度的建立,确保户外活动的有序与高效。幼儿园应该客观评价自我,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工作规范》, 规范开展户外活动的时间、对户外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评比,督促教师认真开展户外活动,对幼儿敦促教师能认真开展户外活动。

(二)积极开发丰富的户外活动资源

幼儿园除了园所本身以外,还应该争取社会的支持,应该与社区加强联系,把社区广场、公园利用起来开展户外活动。

(三)以幼儿为本,科学规划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

一方面,要求我们先要读懂孩子,关注孩子的年龄段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然后再来优化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另一方面,是应该关注环境设置的使用性,而不是关注美观程度。

(四)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为户外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

如何转变家长观念,如何让家长信服幼儿园,信服老师呢?我们需要对家长反对参加户外运动的原由进行分析;一是家长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缺乏相应的幼儿教育知识;二是传统的教育观,把幼儿看成“小大人”。要想改变家长传统的儿童观,询问式的语言能观察引导幼儿,了解幼儿游戏中的现状。建议式的语言能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回应式的语言在幼儿获得新经验或进步时采用,能帮助幼儿进行经验的提升。

(五)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教师之所以不喜欢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惧怕幼儿在户外运动中受伤,害怕家长来幼儿园找麻烦,或者只将户外运动时间当成了另外一种休息的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不够,缺乏组织和开展户外活动的能力和经验以及对幼儿户外活动的认识不足,这会抑制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的能力,减少幼儿与同伴之间在户外活动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阻碍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教师首先要根据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户外活动目标,制定目标时要考虑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点、运动负荷等。其次教师要做幼儿户外运动的观察者。在组织和开展户外运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具备一个观察者的基本素质,多观察、少干预。通过观察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表现,可以发现我们在各区域投放的材料是否合理、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等,教师在观察前要准备充分,才能达到良好的观察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老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再次要做户外活动的引导着,为实现幼儿户外活动目标所采取的教育措施与方法要适宜,最后要倾听幼儿心声,做好幼儿户外活动的推动者,教师在户外活动中的推动作用,主要就能让幼儿的户外活动持续推进,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当幼儿活动受阻不能进行时,需要教师及时介入进行调整,不管是与同伴的争执,还是区域的设置以及材料的投放出现问题,教师都要做出调解,如果能让幼儿之间解决的,就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自行解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发展了幼儿和同伴交往的能力,使幼儿的社会性得到良好发展。

户外活动中教师要有相应的语言指导策略 。教师教学语言时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语言交流时师幼交流的基本方式,教学语言时教师传达信息的主要手段,如果恰当的运用就能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和欲望,启迪他们的智慧,促进他们身体的发展。同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就不同。启发式的语言能开拓思维,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幼儿遇到困难时采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 幼儿园课程 [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幼儿教育》2015.09

[3] 李禅娟,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科学文 2016(8):109-110

[4]《3-6 岁儿童与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