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风力发电场现场施工优化策略研究
孙天佑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1、引言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且可持续发展需求持续增强,使得风力发电这种清洁能源越发重要,但风力发电场所的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资源调配难、效率低等问题不断出现,拖慢工程进度且大大增加成本,于是人们用智能控制技术优化风力发电场施工,想靠先进数据分析、实时监控和自动化决策支持等手段提高施工管理精细度,因为智能控制技术能把传感器网络、物联网设备和人工智能算法有机结合起来,精确感知施工现场动态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在此基础上智能化调度施工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为失误风险并减少资源浪费,从而为风力发电场建设提供更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持,这一研究方向契合当下能源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还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2、风力发电场现场施工面临的挑战
2.1 环境因素影响
风力发电场现场施工受环境因素影响面临不小挑战,因为风力发电场常建于风能资源丰沛的偏远地区或者海上,这些地方自然条件恶劣,像强风、极寒酷暑、高湿以及复杂地形等,这就使得施工设备稳定运行和人员工作效率的要求更高。海上风电项目更是如此,海浪起伏、盐雾腐蚀、潮汐更替等因素让施工难上加难,并且季节气候变化或许会缩短施工时间窗口从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2.2 设备调度与管理难题
风力发电场现场施工时,设备调度与管理是核心难题,因为施工现场环境多变且设备种类繁杂、数量庞大,而风力发电项目往往建于偏远或地形复杂之处,运输风机叶片、塔筒、机舱等大型设备时要克服道路条件限制、天气变化等诸多不利因素,所以设备调度需准确灵活,此外各类设备在施工中的使用频率、维护需求、运行状态监测也得靠高效管理体系支撑,传统纯人工管理模式常常力有未逮,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工期延长等问题,因此人们将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优化策略应用于设备调度与管理,凭借实时数据采集、分析与反馈动态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以实现科学调配,从而提升施工效率并降低潜在风险。
3、智能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场施工中的应用
3.1 人工智能算法在施工规划中的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场施工中的应用给提高施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带来了新可能,并且引入人工智能算法也让施工规划更加科学精细。例如,场地布局设计时,利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模拟分析风机位置,能够综合考虑地形条件、风资源分布、施工成本等因素从而找到最优布置方案。再如,基于深度学习的预测模型可以动态调整施工进度,其整合历史数据与实时信息后,既能提前发现潜在瓶颈又能提供改进办法。
3.2 物联网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风力发电场施工的时候,智能控制技术带来了全新的现场施工优化思路,而物联网技术一经引入就全面升级了设备管理且让操作变得更加精细,因为物联网技术能够把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传感器和监控系统互联互通成一个高效的采集与传输数据的网络,有了这个网络,设备运行状态便可被实时监测且数据也能被分析,从而潜在故障能及时发现并施行预防性维护措施,这样设备停机的时间就少了且施工效率也提高了,并且物联网技术还能精确地记录下设备的位置、使用的频率以及能耗情况,这些记录为施工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施工成本进一步降低且提升了整体管理水平,因此这种技术手段在提升设备管理智能化程度的同时,也为风力发电场施工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4、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施工优化策略
4.1 智能施工进度管理系统
风力发电场建设项目想通过引入先进智能化手段来提高施工管理和精准度,由于施工进度管理对项目按时完工很关键,而传统管理方式受人为因素和信息传递不及时等因素限制,在复杂工程里往往难以胜任,所以智能施工进度管理系统依靠实时数据采集、动态监测和自动化分析功能,能够科学规划与调整施工任务,它还能综合天气、设备运行状况、人力资源分布等方面信息制定出最佳施工方案,并且在实际操作时根据反馈数据迅速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工期的影响,提升整体施工效率,给风力发电场的高质量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4.2 实时环境监测与预警机制
工程建设中实时环境监测与预警机制相当重要,部署好高精度传感器网络和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后,施工现场的气象条件、地质变化、设备运行状态等关键参数就能被持续监测并且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到中央处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数据可以快速处理以生成动态预测模型,从而精确识别潜在风险并在风险出现前就发出预警,比如说风速突变或者地质不稳定的时候,系统不但会自动报警,还会提供应对建议,这使得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进度的稳定有了有力保障,而且云计算技术被结合之后,监测数据可以在多个终端共享,这样信息传递效率和决策响应速度得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适应能力与风险防控水平也进一步得到增强。
4.3 施工质量智能监控与评估
在风力发电场现场施工过程中,运用智能控制技术的优化策略能够明显提升施工质量与评估监控水平,引进先进的传感器设备和数据采集系统后,便能实时获取施工现场的关键参数,包括设备运行情况、环境状况以及施工工艺执行细节等,这些数据经过智能化分析平台处理后,不仅可以迅速识别出潜在的质量问题,还能动态地调整施工进度,确保各项指标始终符合设计标准,并且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的评估模型能够全面量化分析施工质量,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施工流程的精细化管理,这种由技术驱动的监控评估方法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风力发电场的建设更加高效可靠。
5、结论
先进的智能化手段是风力发电场施工过程中效率与质量得以提升的关键,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不断深入,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然而在施工时面临复杂环境和成本高昂的问题也愈发突显,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数据分析以及自动化设备协同调度之后施工管理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风力发电场建设中智能控制技术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削减人力物力损耗并且提升施工安全性和可靠性,智能控制技术还可精确操控大型机械设备从而缩短工期并降低故障率,这一技术用于风力发电场建设不但推动其建设朝着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且为清洁能源发展注入新活力,体现出技术创新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樊雅 瑄 ; 陈影妮 ; 瞿颖 ;. 制造业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策略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 [J]. 现代商业研究 ,2024(15):148-150.
[2]马建雄 ;. 基于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电能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J]. 光源与照明 ,2024(02):189-191.
[3]陈裕民 ; 徐杰 ;. 基于“云—边—端”协同的电力现场作业智能安全管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4(0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