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作者

龙海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1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优势

1.1 行车舒适性高

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车辆行驶在上面时震动较小,能为驾乘人员提供平稳、舒适的行车体验。相较于一些其他类型的路面,它可以有效减少颠簸感,降低车辆的磨损和噪音,使行车过程更加安静、平稳,让人们在长途旅行中也能保持相对轻松的状态。

1.2 施工便捷高效

沥青路面的施工相对简便,施工周期较短。它可以采用机械化施工,能够快速完成路面的铺设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交通的影响较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交通通行,从而减少因施工给人们出行带来的不便。例如,在一些城市道路的维修和改造中,沥青路面的施工可以在夜间或交通流量较小的时段进行,尽可能降低对日常交通的干扰。

1.3 抗滑性能优良

沥青路面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能够提供良好的摩擦力,增强车辆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在雨天、雪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这种优良的抗滑性能可以有效降低车辆打滑的风险,提高行车安全性。尤其是在山区公路、弯道等特殊路段,良好的抗滑性能能够保障车辆的稳定行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4 维护成本较低

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自愈合能力。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路面出现一些小的裂缝或损伤,在车辆荷载和环境温度的作用下,沥青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行愈合,延缓病害的发展。而且,当路面出现较大损坏时,维修工作相对简单,只需对损坏部分进行局部修复或重新铺设即可,无需大面积拆除重建,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和对交通的影响。

2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要点

2.1 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

原材料的质量是确保沥青路面工程质量的根本。针对沥青材料的选择,必须依据公路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交通流量等关键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沥青的标号。例如,在气候炎热的地区,应选择针入度较小、软化点较高的沥青品种,以确保路面在高温条件下不会产生车辙等质量问题;而在气候寒冷的地区,则需选用低温性能优良的沥青,以防止路面在低温环境下出现裂缝等病害。此外,集料作为关键的原材料之一,涵盖碎石、砂等类别。集料的颗粒形态、级配、含泥量等关键指标,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必须精心挑选质地坚硬、表面粗糙、洁净的集料,并严格执行级配控制,确保其完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与此同时,对于每一批次进场的原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只有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投入使用,以保障工程质量。

2.2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环节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混合料的质量。首先,必须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精确配料,确保各类原材料的用量精准无误。在拌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温度。若搅拌时间不足,可能导致混合料搅拌不充分,进而影响质量的稳定性;反之,若搅拌时间过长,则可能引发沥青老化现象,对混合料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搅拌温度也至关重要,要根据沥青的种类和集料的特性来合理确定。一般来说,沥青的加热温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高会使沥青老化,过低则会导致混合料的流动性变差,难以摊铺和压实。同时,要保证集料的加热温度与沥青的加热温度相匹配,以确保混合料能够充分混合均匀。

2.3 摊铺施工

公路工程摊铺施工是形成沥青路面平整度和压实度的关键工艺环节。在正式摊铺作业开始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与彻底清理,确保基层表面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标准,且表面洁净无任何松散颗粒、油污或其他杂物。摊铺作业时应选用性能优良、工作状态良好的摊铺设备,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包括路面设计宽度、结构层厚度以及混合料特性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调整摊铺机的各项工作参数。摊铺过程中必须保持匀速连续作业,严格控制摊铺速度在3-5 米 / 分钟的合理范围内,避免出现速度波动或突然变速的情况,否则将严重影响路面的最终平整度指标。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持摊铺作业的连续性,尽可能减少因设备故障、材料供应等原因造成的摊铺中断。在摊铺全过程中,应配备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采用目测、尺量等方法对摊铺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摊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合料离析、厚度偏差、表面不平整等质量问题。

2.4 压实作业

压实作业是确保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达到设计强度和使用稳定性的重要施工工序。压实工作必须在摊铺完成后立即展开,按照规范要求通常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关键阶段。初压的主要目的是使热拌沥青混合料初步稳定成型,复压阶段则着重于提高路面的整体压实度,终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消除路面表面的轮迹印痕,使路面达到理想的平整度要求。在压实作业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路面结构类型、各结构层厚度以及混合料的级配类型、温度特性等因素,科学选择适合的压路机型号和压实工艺方案。对压路机的吨位选择、振动频率设定、振幅调整等关键参数要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获得最佳的压实效果。同时要严格控制压实作业的速度和碾压遍数,通过现场试验段确定最优参数,既要避免碾压不足导致的压实度不达标,也要防止过度碾压造成的混合料骨料破碎或沥青膜损伤。

2.5 接缝处理

接缝处理是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工艺,处理质量直接影响路面的整体平整度、行车舒适性和外观质量。接缝按方向主要分为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两种类型。纵向接缝通常采用热接缝施工工艺,即在连续摊铺作业时,使相邻两幅摊铺带保持 10-15cm 的合理重叠宽度,然后通过专用接缝碾压设备进行充分碾压,确保接缝部位混合料紧密结合。横向接缝则必须采用平接缝处理工艺,在每日施工结束时或施工中断超过 30 分钟时,应使用切割机将端部不平整的部分垂直切除,形成整齐的接缝面。在下次继续施工前,需在接缝断面均匀涂刷专用粘层油,再进行新混合料的摊铺和接缝部位的专门碾压。接缝处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接缝部位的压实质量控制,采用斜向碾压等方式,确保接缝处的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与路面其他部位保持一致,避免出现跳车现象。

3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从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到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再到摊铺施工、压实作业以及接缝处理,每一步都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其行车舒适性高、施工便捷高效、抗滑性能优良、维护成本较低等优势。在未来的公路建设中,随着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和车辆荷载的日益增大,对沥青路面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施工条件和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 徐昱 .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研究 [J]. 中国住宅设施,2025,(05):137-139.

[2] 惠兵.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 运输经理世界,2025,(15):4-6.

[3] 李东 .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 [J]. 汽车周刊,2025,(06):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