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篇特点和教学策略

作者

赖少娟

广东省鹤山市沙坪中学 广东鹤山 529700

根据统计和分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篇有三个明显特点:古诗词数量明显增加,侧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古诗词种类多样;古诗词思想内容积极向上,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及正确的三观。这些特点契合我国社会发生的巨变,是为了契合现实的需要而作出的调整。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了解教材的编写趋势,关注教材古诗词选篇的变化,并在日常教学中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方面,德育渗透,培养人格。

根据统计得知,初中语文教材中爱国题材诗词最多,达 23 首。对于爱国爱民题材古诗词的教学,要侧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三观的塑造。对于其他题材的古诗词教学,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面,如激发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和亲人的热爱,培养他们美好人性和善良品德等。

下面,以李白《渡荆门送别》教学为例,探讨非爱国爱民古诗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李白《渡荆门送别》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这首诗首联开门见山,交代此次出行的目的;颔联和颈联介绍途中美景,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尾联一转,表白家乡山水,表达自己对故乡真挚的热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故乡之水为什么不远万里为诗人送行?其实是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写照罢了。赋予流水以情,实则诗人深情。毕竟故乡是生养他、哺育他的母亲,故乡保存了诗人一生中最纯真的记忆和快乐,精神上仍然与故乡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通过提问不断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乡的依恋,激发学生爱家恋乡之情,让他们深入理解自己与家乡的关系,进而生发出报效家乡的责任意识。

第二方面,变换方法,激发兴趣。

关于古诗词的学习,我们教师必须改变“一言堂”的教法。这里提出两个策略:群文诵读法和情景创设法。

群文诵读,就是把同类题材的古诗词组合起来诵读。当我们讨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时,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军行》、《使至塞上》、《出塞》、《凉州词》也都是不容忽视的经典作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这些边塞诗存在一些普遍的规律性的要素,如常常出现一些边塞地名天山、轮台、凉州、阴山、天山、楼兰和关山等;一些相似的意象雪山、大漠、边关、风沙、秋月、黄河、长烟、烽火、箭、马、雁、鹰等;一些带有民族特色的羌、胡、羯、胡笳、羌笛、琵琶和芦管之类词汇。学生了解其中蕴藏的规律,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旦将来在中考试卷上看到边塞诗鉴赏试题,他们就可以驾轻就熟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古诗词,让他们更加容易地掌握和记住古诗词承载的文化内容,进而接触和了解古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诗人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爱恨情仇、所思所想,即他们的友情、亲情和爱情等复杂情感,以及他们或隐逸避世、或心忧天下的生活态度。通过吟诵,学生可以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升文化修养,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除了诵读法之外,情境教学法也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描写景色的古诗词,教师可以利用挂图、插画、多媒体幻灯片和投影播放配图等方式,将古诗词的内容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正如学者石孟伟在《探研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情景教学》中所言“通过视觉冲击,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有更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古诗词意境”。《使至塞上》,这首唐代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一种独具匠心的方式,将边塞的神秘与雄伟展现得淋漓尽致,尤以《使至塞上》的细节更加突出。”这一“直”,一“圆”,就把大漠独有的瑰丽意境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找大漠风光图,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和吟咏诗词之际,切实感受大漠境界阔大,气象雄浑的奇丽壮美,进而深化对王维诗词的理解及其对大漠风光的赞美。

对于叙述故事的古诗词,教师可以让学生融入剧情、扮演角色。学生成为故事角色以后,以人物的思维、意识、情感对待事物,站在人物的立场感受角色心理活动。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中的外貌描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中的矛盾情绪,“泥中歇”中的细节刻画,从而体会到穷困的劳动者的挣扎;而“手把文书口称敕”中,宫廷官员的蛮横,“回车斥牛牵向北”中的霸道,则揭示了当时的政权的残酷无情。此外,“一车炭,千余斤”中的对比,也能够提醒我们,宫市的实质就是掠夺。从而体会白居易爱民之情。情境教学法具有“形象逼真”“情真意切”等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思考和感悟古诗词内容,是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和运用价值不言而喻。当然还有其他教学方法,教师不应拘泥和执着其中一种方法,而应博采众长、灵活运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第三,创设活动,营造氛围

在校园里可以创设的活动:校园古诗词文化节、青春诗会、线上经典诗词征集活动、中华诗词朗诵大赛、诗词鉴赏会、手抄报征集活动、阅读卡制作活动、诗词连连看、诗词猜猜猜、诗词飞花令、笔尖下的古诗等。

综上所述,我们作为语文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学好古诗词,更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古诗词。虽然古诗词,在思想内涵和文学样式上不尽相同,但人类的感情是共通的,在当代生活中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古诗词,特别是写作时,根据表达需要引用相关古诗词。语文教师对学生引用的古诗词进行点评,如果学生运用古诗词比较恰当,教师及时在批注中提出表扬;如果学生运用得不够恰当,语文教师及时予以纠正,并向学生指明古诗词的正确用法。在语文教师反复影响和鼓励下,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在生活中运用古诗词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