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究     

作者

李青 李香梅 王新邈 程新旭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白浮图镇中心小学 274200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的逐步健全,基础教育日益受到我国的重视。在目前的农村小学教学中,如何改进小学阅读教学,加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这是一个学生将来成长的关键。

一、树立生本阅读思想,明确阅读主题

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里,若要达成深度学习,首先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阅读”的观念,也就是将学生作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程度以及阅读方面的需求,防止教师像“一言堂”那样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与此同时,要助力学生明确阅读的主题,让学生在理解文本表面意思的前提下,逐渐深入钻研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表述以及思想内涵,以此提高思维的深度以及阅读方面的素养。

比如说,当教师在教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这一课程时,不妨舍弃以往那种逐段落进行讲解的模式。而是以“童年记忆里纯粹的友情”这个主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促使他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在哪些具体的细节上体现出闰土和‘我’之间的友情?”“为什么事隔多年,‘我’还是对闰土难以忘怀?”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不仅能够领会文本所传达的内容,而且能够结合自身在生活中的体验,去思索友情的宝贵之处以及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教师还可以鼓励身处农村的学生,分享他们自己和小伙伴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将阅读与生活实际相互关联,强化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

这种以学生作为主体,以主题来引领的阅读教学手段,能够唤起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防止出现浮于表面的“问答式”阅读情况,切实达成从仅仅“读懂文字”向深度“读透思想”层面的学习转变。

二、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空间,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在农村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里,培养学生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要点。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养成依赖教师解读的习惯,不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呢,教师需要打造一种开放且互动性强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环境。运用像任务驱动、小组协作以及问题引领等方法,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深度剖析,以此循序渐进地提高高阶思维能力。

打个比方,当教师教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一课程时,可以设定“诸葛亮智谋揭秘”这样的探究任务。接着,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诸葛亮怎样借助天时、地利与人 和借到十万支箭”这个问题展开探讨。学生要自主研读文本,参照历史背景去剖析诸葛亮的策略,并且尝试借助思维导图或者情景剧等形式来展现诸葛亮的智慧。在这个阶段,教师仅仅充当引导者角色,在合适的时机予以提示,比如提出“要是当时没有大雾,诸葛亮的计划能不能成功呢?”这样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除此之外,还能够鼓励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索“在现今社会中,哪些事情同样需要类似的智慧”,使得阅读从单纯的文本理解拓展至现实运用层面。

通过开展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学生不只能透彻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还能够锻炼信息提取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创造性表达能力,切实达成从“被动接纳”到“主动构建”的深度学习转变。

三、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完善阅读教学

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实践里,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切实打破时间与空间带来的局限,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开展深层次的学习,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教师需要充分考量农村学校的实际状况,灵活地运用诸如多媒体设备、网络方面的资源以及数字化工具,精心营造出鲜活逼真的教学环境,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其思维深度。

以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的教学工作为例。教师可以采用一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正式上课之前,借助班级微信群来推送像“人民英雄纪念碑”“国旗设计背后的故事”等短小的视频类资源,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课件来展示具有珍贵意义的历史影像材料,通过将 1949 年时的天安门广场情况与当下的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对课文里相关场景的描述进行深入理解。下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电子阅读器或者教育类 APP 进一步阅读跟课文相关的红色故事,同时利用语音录制的功能来分享自身阅读后的感悟。鉴于农村学校存在网络条件受限这样的客观情况,教师可以提前把所需的数字资源下载好,构建班级资源库,通过采用“移动硬盘加上教室电脑”这样的离线模式来开展教学工作。

这种依靠技术助力的教学模式,不光能够改善农村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匮乏的状况,而且借助视听融合、互动感受等手段,能够辅助学生对历史场景形成全方位的认知,促使学生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变成主动构建意义,达成情感共鸣和思维提升这两个目的。

结语

综上,在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里,推行深度学习是一项意义重大且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这不仅对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成长有益,还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及生活筑牢根基。将来,随着教育观念的持续更新以及教学实践的不断

深入,我们有足够理由坚信,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会发生更加活泼且卓有成效的变化,为学生的全面成长营造更优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克来 .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探讨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3):125-126.

[2] 孙小宁.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2(8).

[3] 颜萌 .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 [A]. 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 . 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 [C]. 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 2010:5 .

[4] 蔡丽雅. 快乐阅读,高效收获——小学语文阅读高效策略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13.

[5] 张东兴,董鑫然 . 识字与阅读高效整合   习惯与生活有机融合——冀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2《丁一小写字》教学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01):55-58.

[6] 孙敏 . 立足文本,感悟情感——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 [J]. 华夏教师,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