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探究

作者

吴倬亚 付章栩

商洛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商洛市市政园林管理处

引言

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土空间格局再造之际,城乡规划重点放在城市和乡村的空间布局改良、功能分区细化、基础设施完备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上,力求做到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化安排,居民生活品质全方位提升,而国土空间规划则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统筹协调全国范围内各种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经济活动,社会服务等要素,努力做到区域空间布局整体协调,资源利用高效整合,二者虽然所涉范围存在差异,但是内在联系紧密且相互制约,共同成为现代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体系。

1 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探究

1.1 目标的一致性

虽然城乡规划同国土空间规划所承担的职能有不一样的地方,不过两者的重点都是推进区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使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得以形成,城乡规划侧重于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而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在于优化空间结构的安排,让土地上承载着自然资源得到高效运用并保障好生态环境安全稳定这样的双重保障。两种规划互相合作,共同服务于国家战略部署的整体达成。

1.2 空间的关联性

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素,城乡空间包括城市、镇区、乡村及各类聚落形态,并处于国家层面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体系之内,在这样一种宏观框架之下,城乡规划实际上就是地方层面对于空间资源实施精细化布局和精准性配置的具体操作过程,在空间分布上则存在高度协同并彼此依存的内在联系。

1.3 内容的互补性

城乡规划关注城市和乡村空间的开发与建设,包含交通网络、市政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诸多方面的具体布局设计,而国土空间规划站在宏观层面,统筹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关键因素,着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城镇开发边界这“三区三线”管控区域,两者在内容体系上彼此衔接,共同形成一套系统的空间规划理论框架。

2 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现存问题

2.1 规划体系不健全

传统体制下城乡规划由各个部门主导,国土空间规划也由各个部门主导,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分别形成了独立的规划系统,两者之间缺少一种系统的协同方式以及融合途径,虽然我国正在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搭建的进程,但是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入整合存在许多阻碍,有必要对已有的规划架构加以改善并充实,这样才能做到更高的统筹层次与融合状态。

2.2 规划标准不统一

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在要素、技术、数据格式等方面差异巨大,难以高效融合与完美衔接。特别是土地分类体系,虽有部分重叠,但整体差异明显,实际运作中执行效力和监管能力面临考验,且缺乏统一支持,跨领域规划协调更复杂。从功用看,城乡规划侧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基础设施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着眼于区域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评判及统筹开发战略规划,导致二者在实施中不易同步推进,影响整体规划目标。

3 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研究

3.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构建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法规体系,要系统地设置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在法律定位、职能划分以及协同机制上的规范内容,给区域协调发展赋予制度保障,《国土空间规划法》应全面阐释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表明城乡规划必须严格依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还要彰显国土空间规划在空间治理架构中的关键地位,详细规划编制、审批、执行及监管的具体流程,保证规划工作可以做到规范化运作并快速前行,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有效地化解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矛盾,促使二者协同向前发展。

3.2 建立统一的规划体系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理念,把城乡规划纳入统筹范畴,形成“多规合一”综合规划体系,其间要明晰国土空间规划在整个规划中的核心地位,让城乡规划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严格遵照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布局要求,还要优化规划层级结构,保证各层级规划之间协调联动,有序衔接,在统一规划框架下,搞清楚各级政府的职能划分和权责边界,增强纵向协作力度,促使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在规划理念,技术途径,标准体系等方面深度融合,做到规划工作高效协同,系统整合。

3.3 加强部门协作

创建跨部门协同治理体系,加大自然资源经营,城乡规划,生态保护领域之间的协作配合力度,打造高效集成的运作机制,在规划编订环节,各个职能部门要全程参加并给予专业支撑,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执行阶段按照职能划分承担具体任务,开展动态监测并实行绩效评定,通过创建常态化的部门联席会议体系,随时了解规划推进状况,尽快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创建步伐,促使规划数据资源得以共享并融合,从而

优化治理效能和信息透明度。

3.4 利用技术手段辅助规划

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前沿信息技术,创建统一的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数据互联互通,以技术创新提升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精确度,为规划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提供技术支持。利用 GIS 技术创建三维虚拟仿真模型,直观展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准确参考;通过遥感监测动态跟踪城乡发展态势,及时发现规划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规划调整提供依据。同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对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找出规划执行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态势,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此外,还需全面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规划领域的应用,如利用 AI 算法实现规划方案的智能化生成与动态优化,提高规划编制的效率和精准度。

3.5 强化公众参与

创建公众参与机制,搭建互动平台,让社会主体在城乡与国土空间规划各阶段发挥积极作用。规划编制之初全面搜集公众意见,集中合理建议;制定规划时定时公布方案,接受社会监督;执行阶段向公众通报进展。广泛合作可使规划更透明,增强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支撑规划目标达成。创建公众参与机制利于捕捉社会需求与预期,增强规划实践针对性,符合民众诉求。可成立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吸纳利益关联方代表,提供专业支持和政策建议;举办规划听证会,让公民直接表达意见;利用互联网搭建线上互动平台,建立即时反馈体系,确保公众全程参与决策。

结语

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关键组成成分,侧重表现具体实行过程中的细致化管控特点,后者给前者给予宏观指引和支持,在新时代环境下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重要,要不断完备空间规划体制,促使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深度融合,从而给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赋予扎实的理论根基和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晓光 . 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探讨 [J]. 城市规划学刊,2023(3):15-19.

[2] 刘洪涛,赵燕华 . 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 [J].地理科学进展,2023(2):243-253.

[3] 李晓峰,陈国良 . 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发展研究 [J]. 城市规划学刊,2023(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