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与挑战

作者

邵天雨

苏州市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215600

摘要: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ai技术在为人们带来娱乐的同时,也被引入到教育领域,重塑了教育生态系统。高中化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聚焦了AI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深入探究其应用策略,希望能够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ai技术;高中化学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高中领域自然也不会有例外。高中化学有着非常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而传统形式上再开展教学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影响了教学效果。而ai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其凭借强大的功能,能够直观、生动地呈现高中化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和原理。

一、AI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ai技术能够驱动VR/AR技术,来模拟危险实验,比如浓硫酸稀释、金属钠遇水反应,能够让学生在安全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反复操作实验,实时获得ai技术给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能够解决传统形式上实验资源有限,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ai技术,能够将课本中抽闲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模型,让学生观看到动态的模型,获得直观、生动的理解,在提升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度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AI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模拟预演化学,优化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知识涉及到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轨道等抽象概念,涵盖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知识点繁多、相互关联且比较抽象,学生只凭借教师的讲解难以直接地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通过三维建模、动画模拟等Ai技术,能够把抽象、复杂、具有相似性的化学知识可视化,学生会建立起“宏观现象——微观本质”的联结,弥补认知断层。这种利用ai技术来模拟预演化学知识,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能够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优化教学过程。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氯气及氯的化合物》时,学生面对抽象难懂的Cl₂分子结构、电子转移等知识与受限于氯气有毒的限制,没有办法在课堂上开展试验的限制,以及一般只能看到“黄绿色气体”、“苍白色火焰”等宏观现象,没有微观粒子变化建立联系的情况,同时,在进行记忆时,只能靠死记硬背来记忆氯气的成分和性质,没有直观看到Cl⁻如何变成Cl₂,以及氯碱工业的完整流程。而教师借用ai技术就可以来模拟预演、优化教学过程,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比如利用3D模型展示Cl₂分子、原子轨道、电子云,借助动画来演示电子得失过程,模拟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与金属/非金属反应等危险实验,同步展示这种宏观上的实验现象和微观反映机理的动画,来建立起直观联结。还可以利用交互式模型动态展示氯水中的多重平衡,分步演示各成分如何体现不同性质,并借助3D动画模拟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和反应过程。教师根据这些解决策略,来优化优化教学过程,包括课前预期、课中探究、课后巩固,辅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2.开展虚实实验,打破教学瓶颈

虚实实验就是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结合,其能够打破传统形式上许多教学收到设备、场地、安全等因素限制的瓶颈,能够借助ai技术的赋能,重构教学范式,提高教学效果。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推进虚拟仿真实验建设,虚实结合已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教师借助ai技术来与化学实验技能型深度融合,开展虚实模拟实验,能够解决化学实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打破设备、耗材、场地的限制,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直观观察到实验反应现象,让学生在虚拟实验中先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在进行实际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这能够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打破教学瓶颈。因此,教师开展高中化学中,可以利用ai技术来开展虚实实验,构建“虚实结合”的双轨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日常化、可操作化。通过将ai技术与虚拟实验平台进行结合,来让学生进行虚拟操作,直观感受到化学现象和变化,熟悉实验原理,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时,教师可以利用AI驱动的虚拟实验平台,构建“虚拟预操作-AI模拟与探究-实体验证-数据分析”的双轨教学模式,来打破金属腐蚀实验存在反应缓慢(课堂时间内难以观察)、使用酸性试剂存在安全风险、微观反应原理抽象难以理解等瓶颈。教师可以在AI虚拟实验平台上下发探究任务——“探究钢铁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速率及原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虚拟平台上自主设计实验过程并且搭建四组对比实验装置:装置一是铁钉置于干燥空气中,装置二是铁钉置于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无O₂),装置三是铁钉置于NaCl溶液中,装置四是铁钉置于稀盐酸溶液中。学生启动“AI加速模拟”功能,在几十秒内观察完四组实验的长期现象(锈蚀程度、是否产生气泡等),平台AI会自动录制现象视频并生成实验记录表。当学生点击装置三和装置四中的铁钉,平台通过AI动画直观展示化学反应现象。在完成实验后, AI会生成装置四中“生成H₂气压变化曲线图”,教师基于此来引导学生定量分析反应速率。基于虚拟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总结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条件、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并且将此结论迁移到实际中,选择吸氧腐蚀进行实体验证(规避强酸风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与虚拟实验现象进行相互印证,使得抽象原理变得更加可感知。当学生深刻理解腐蚀原理后,学生在虚拟平台中,利用AI提供的“涂层法”、“牺牲阳极法”、“外加电流法”等虚拟工具,为一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金属基座设计防护方案。AI会即时模拟防护效果,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结语

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的教学时,为了解决传统形式上教学形式的弊端,教师可以引入ai技术来优化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这能够有效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应用ai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技术成本较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我们要继续探索和实践ai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促使ai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燕,秦红兵.“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高中化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2,(33):9-11.

[2]管臻英.人工智能背景下高中化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高考,2023,(04):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