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扎染艺术在师范教育中的创新

作者

屈艮昱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2046

摘要:扎染,这一古老而迷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源于中国,历史悠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染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对美的独特追求和创造,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这一传统技艺,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师范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将扎染艺术融入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关键词:扎染艺术;师范教育;创新

一、扎染艺术的教育价值与现状分析

(一)扎染艺术的教育价值

扎染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表达。在师范教育中引入扎染艺术,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首先,扎染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扎染过程中,学生需要亲手操作,选择材料、设计图案、捆扎布料、染色等,这些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次,扎染艺术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通过欣赏和制作扎染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色彩和图案带来的视觉冲击,培养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此外,扎染艺术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国内外扎染艺术教育现状

在国内,扎染艺术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幼儿园和小学将扎染艺术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设扎染课程、举办扎染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从小接触和了解这一传统工艺。同时,一些非遗传人、工艺美术师等走进校园,为学生现场展示扎染技艺,提供专门的教材和教具,方便学生学习和制作。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

在国外,扎染艺术也逐渐被幼儿教育所认可和重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幼儿园纷纷开展扎染艺术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感受扎染工艺的魅力。此外,一些国际幼儿教育交流项目也促进了扎染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增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二、扎染艺术在师范教育中的创新路径

(一)跨学科整合

将扎染工艺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是扎染艺术在师范教育中的创新路径之一。通过跨学科的项目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多个领域内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素质。例如,可以将扎染艺术与数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布料尺寸和染料用量等活动,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将扎染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染料的提取和染色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将扎染艺术与语言艺术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描述扎染过程和作品特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二)材料与技术创新

传统扎染通常使用天然染料,如蓝靛、茜草等。在师范教育中,可以尝试引入环保型或新型染料,如植物染料、合成染料等,以获得更丰富的色彩和效果。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打印、激光切割等,可以为扎染增添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意。例如,可以利用数字打印技术将设计好的图案打印在布料上,再进行扎染处理,使作品更加精细和复杂;可以利用激光切割技术切割出各种形状的布料,再进行捆扎和染色,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三)创新课程设计

设计创新性的校本课程,将传统扎染工艺与现代教育需求相结合,是扎染艺术在师范教育中的又一创新路径。通过深入调研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扎染艺术的特点和教育目标,设计出既符合传统文化传承又适应现代教育趋势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可以设计以“四季变换”为主题的扎染课程,让学生通过不同季节的色彩和图案设计扎染作品,感受自然之美;可以设计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扎染课程,让学生通过了解扎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四)可持续发展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扎染艺术在师范教育中的重要方向。在选择染料和布料时,应优先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探索扎染工艺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如利用废旧布料进行扎染创作,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创新实践,使扎染成为一种可持续的艺术形式,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三、扎染艺术在师范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师资培养和引进

优秀的教师是推广扎染技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师范院校应加强与扎染艺术相关的师资培养和引进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扎染艺术培训班、邀请非遗传人进校园等方式,提升现有教师的扎染技艺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引进具有扎染艺术背景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

(二)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对扎染艺术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可以组织扎染作品展览、扎染技艺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技艺;可以开展扎染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孩子的扎染创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在线教学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检验扎染艺术在师范教育中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评价体系应包括对学生扎染技艺掌握情况的评估、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升情况的评估以及对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增强情况的评估等方面。通过定期的考核和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扎染艺术在师范教育中的有效实施。

四、结论

扎染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师范教育中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通过跨学科整合、材料与技术创新、课程设计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路径的创新实践,可以推动扎染艺术在师范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加强师资培养和引进、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及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等实施策略也是确保扎染艺术在师范教育中有效实施的关键。未来,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创新扎染艺术在师范教育中的应用模式和方法,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冯琳霞. 传统手工艺在高校课堂中的发展研究——以扎染工艺为例[J].天南,2021,(04):10-13.

[2]刘春骅,马亚静. 传统扎染手工艺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创新与开发策略研究[J].流行色,2021,(07):70-71.

[3]曾新华. 探析师范院校扎染艺术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运用[J].艺术家,2018,(09):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服装工程学院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扎染艺术在师范教育中的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20241312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