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趋势
蒋天平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群众文化内涵不断向精深发展,外延不断扩展,因此,群众文化工作顺势而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当与时俱进,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从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现实情况来看,群众文化工作内容出现新的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模式与方法,推动群众文化工作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浅析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从辩证的角度来说,群众文化存在一些负面效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场合有一些不良思想、不健康观念不经意间传播到群众中,不明事理的群众有可能出现偏离正常的言行,甚至诱发严重的社会危害。群众文化机构通过发挥强大的思想政治宣传功能,从正面宣传发动,积极引导,能够通过宣传正能量的信息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群众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讲政治,就是要密切结合党和国家的政治政策开展群众文化宣传工作。建国初期,全国各族人民沉浸在当家做主的喜悦之中,他们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愉悦的表现形式,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民族,歌颂当家作主。群众文化艺术生产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文化馆等群众文化机构在群众中设置业余剧团,排演了大量的革命歌剧与戏曲节目。当今,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时期,文化馆创新思路多出新时代新征程新风格新品位的精品力作尤为突出,根据党和国家政策与内容排演相关节目,在弘扬国家主旋律的同时,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浅析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趋势
(一)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切实发挥政府管文化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有的基层群众文化机构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群众文化工作中村(社区)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出来,在村(社区)成立专门的基层群众文化机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建设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前,我国政府文化系统按照行政建制搭建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也就是省、市、县及乡级群众文化机构,如群艺馆、文化馆等,大多以行政体制建制,配有文学专干、音乐专干、舞蹈专干、新闻专干等,主动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少,组织群众文化演出少,出现过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以至能不做的不做,能少做的不做。通过建设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将群众文化管理向最基层延伸,将群众文化进一步深入基层,扩大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范围。这就要求基层政府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大力支持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政府自身职能的有效发挥,加大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力度,为构建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断努力,为实现乡风文明不懈奋斗。因此,在群众文化实际工作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度、关注度、支持度。通过培训、教育、引导等方式,提升基层干部自身的文化素养、指导能力和服务本领,由己及人,确保各项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得到顺利落实和有效开展,为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在基层不断创新发展。同时,基层政府需要增强自身引导作用,促进各项文化职能的有效发挥,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广大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感和配合度,增强亲和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再就是要建立群众文化发展长效发展机制,通过制定、颁布和落实一系列文化保障激励制度,推动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发挥基层文化馆作用。地方政府部门在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时,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一是根据当地文化发展特点,扬长避短,通过开展一些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强其参与文化馆软建设和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二是结合当地基层文化馆实际发展以及设施配置、场地规划等特点,考虑到当地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需求,对文化馆内的设施配置、场地规划等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升文化馆的服务效能,满足当地群众对于文化发展的需求和渴望。三是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时,需要综合各方因素进行全面考虑。第一,文化部门需要组织人员对本土地方历史文化、民间风俗传说等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通过各类文化骨干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研究,挖掘出更多民间文化艺术人才,利用他们的本土优势,发挥他们的专长,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机会,从而促进并推动当地文化的发展和建设。第二、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做好相关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为当地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为基层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部门还应对文化人才结构进行适时合理优化,及时吸纳新人入伍,重视文化人才之间的交流。结合实际情况搭建激励制度,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第三、关注民间剧团的发展性建设,全面整理各方面资源,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在保证这些设施完整的前提下发挥其使用效能,同时对公共文化的经费投入和使用力度进行调查与调整,保证每笔资金在物尽其用的基础上发挥最大效能。
(三)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文化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服务场所,也是具备办理各种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群众文化摄影工作可以对文化活动开展的整个流程进行详细记录,从而更好地向人们展示活动的内涵,充分表达活动的主题和意义。通过摄影可以将拍摄的群众文化活动图片展现到群众面前,加之使用一定的文字对场面进行形容表达,并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对相关的活动信息进行宣传推广。积极探索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适宜于农村主阵地的文化活动,比如京剧、秦腔、养殖技术推广、果树培育、文化知识宣讲等,在为广大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百姓的文化品味,使其不但能够陶冶情操,而且能趣味性地掌握一技之能。这样能有效减少和改善落后农村居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情形。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有意义的精神寄托的同时,也能有效融洽邻里关系,促进居民间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推动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部门也可联合各村民委员会定期组织村民举办一些书法、绘画或者歌唱大赛;在每年春节、元宵、端午等节假日,组织农民扭秧歌、包元宵、划龙舟等;也可定期组织各村青年男女组建篮球队、足球队等文化活动。
(四)全面发挥摄影的作用。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通常会进行相应的宣传报道,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摄影的方式添加图片或者对现场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记录,从而将活动的创办主题和理念快速简洁的表达出来,同时结合文字增加相关信息,可以让观众第一时间捕捉到关键信息,提升对文化馆活动的认知。在宣传报道中,通过摄影的应用,可以将文字变成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内容进行传递,提高群众的阅读兴趣,方便群众更好地了解到实际情况。摄影报道在传统报道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信息的内涵,利用图片更加人性化的展示活动的具体情况,尤其是采用具有一定特点的图片,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贴近读者,增强共情效应。因此,要做好文化馆的宣传和策划工作,一定要借助摄影的优势,全面展示活动场景。由于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摄影艺术的参与者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也借助网络渠道参与其中。这更有利于摄影爱好者把握群众需求,创作出更加优质的作品。摄影艺术在视觉传播过程中,应该用全新的视角向人们展示社会的真实面貌,并学会从群众生活中汲取养分,关注、关心、关切社会热点问题,善于挖掘全新的社会素材,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整个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