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中的政工管理作用与强化路径
高雯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烟草专卖局 750306
摘要: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是烟草行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石,政工管理作为行业思想建设的核心环节,在风险防控中承担着关键职责。当前,烟草行业政工管理在风险防控中存在定位模糊、机制不健全、队伍素养不足等问题。本文从分析政工管理的核心作用入手,探讨现存问题,进而从明确功能定位、完善工作机制、提升队伍素养三个方面提出强化路径,为烟草行业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烟草行业;意识形态风险;风险防控;政工管理
引言
烟草行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国有企业,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稳定关乎行业发展全局与社会和谐稳定。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影响下,行业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政工管理作为统筹思想教育、队伍建设和文化引领的重要抓手,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中具有天然优势。然而,当前部分单位对政工管理的功能价值认识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其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
一、政工管理在烟草行业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中的核心作用
1.1 凝聚思想共识筑牢风险防线
思想共识是抵御意识形态风险的基础。政工管理通过常态化的理论学习、政策宣讲等工作,将行业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目标上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专题学习、主题教育等形式,加深职工对行业政策、发展理念的理解,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这种思想上的凝聚,能有效增强职工对各类错误思潮的辨别能力,在面对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时保持清醒判断,从思想源头上筑牢抵御风险的防线,减少因思想混乱引发的意识形态问题。
1.2 强化价值引领化解内部矛盾
烟草行业内部人员结构复杂,不同群体的思想观念存在差异,易产生认知分歧。政工管理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针对性的思想疏导工作,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职工出现思想波动或认知偏差时,及时开展谈心谈话、思想交流等活动,化解误解和矛盾。通过明确行业倡导的价值准则,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减少因价值冲突引发的内部思想混乱,避免小的思想问题演变为意识形态风险,维护行业内部的思想稳定。
1.3 塑造行业文化增强风险免疫力
政工管理通过培育和塑造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将行业精神、发展理念融入职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宣传先进典型等方式,强化职工对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这种文化层面的认同,能让职工在面对外部不良思想冲击时,产生内在的文化自信和抵御能力,从情感和心理层面增强对意识形态风险的免疫力,使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二、烟草行业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中政工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2.1 风险防控中政工管理定位不够清晰
部分烟草单位对政工管理在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中的职能认识存在偏差,将其简单等同于一般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忽视了其在风险预判、防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工作安排中,政工管理多聚焦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对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关注度不足,未能将其纳入核心工作范畴。这种定位上的模糊,导致政工管理在风险防控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工作开展具有随意性,难以形成系统有效的风险防控策略,无法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2.2 风险应对机制与实际需求不相适配
现有政工管理机制在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排查和处置流程。多数单位未建立常态化的风险排查机制,对潜在的意识形态风险缺乏及时发现的渠道。在风险处置上,多采用事后应对的方式,缺乏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有效措施,导致对突发意识形态问题的响应速度慢、处置效果不佳。机制的不完善使得政工管理在风险防控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风险防控需求。
2.3 政工队伍风险防控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政工队伍是开展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的主体,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工作成效。当前部分烟草单位的政工人员在风险识别能力上不足,难以准确判断潜在的意识形态风险点。在理论宣讲方面,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难以有效引导职工思想。在矛盾疏导和风险处置上,方法单一、经验不足,面对复杂问题时应对能力欠缺。队伍专业素养的不足,导致政工管理在风险防控中难以形成有效战斗力,制约了风险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烟草行业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中强化政工管理的具体路径
3.1 明确功能定位构建全员防控格局
强化政工管理首先要明确其在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中的核心地位,将风险防控纳入政工管理的核心职责范围。建立健全 “党委领导、政工主导、各部门协同、全员参与” 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和职工在风险防控中的具体职责,细化责任清单并定期公示。通过专题会议、主题培训、案例分享等多样化方式,强化全员的风险防控意识,让职工认识到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与自身工作的密切关系及重要性。将风险防控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设置合理权重,与评优评先、薪酬待遇挂钩,形成层层压实责任、人人参与防控的工作格局,确保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3.2 完善工作机制提升风险处置效能
建立系统化的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机制,实现风险排查、预警、处置的全流程管理。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制定详细的风险排查细则,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工作,全面梳理行业内部存在的思想动态、舆论热点和潜在风险点,建立动态更新的风险台账。根据排查结果和风险等级,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预警指标和阈值,通过日常监测及时捕捉风险信号,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并通知相关责任主体。完善风险处置预案,按风险类型分类制定处置流程,明确不同层级的责任分工和响应时限,定期组织预案演练,确保风险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规范处置。通过机制的完善,提高政工管理应对意识形态风险的主动性和科学性,提升整体处置效能。
3.3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专业防控能力
围绕意识形态风险防控需求,加强政工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制定系统的年度培训计划,涵盖意识形态理论、风险识别方法、政策解读技巧等内容,通过集中理论学习、线上课程学习、外部专家授课、案例研讨分析等方式,提升政工人员的理论素养和风险识别能力。有计划地组织政工人员参与实际的风险处置工作、基层调研活动,让其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针对性引入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政工队伍,优化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和技能比拼活动,提升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
四、结论
政工管理在烟草行业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中发挥着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价值引领、塑造行业文化的核心作用。当前存在的定位模糊、机制不适配、队伍素养不足等问题,制约了风险防控效能的发挥。通过明确功能定位构建全员格局、完善机制提升处置效能、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专业能力等路径,可有效强化政工管理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这需要烟草行业高度重视政工管理,推动其与风险防控深度融合,从而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思想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国鸣.新时代烟草行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J].现代企业,2020,(02):112-113.
[2]赵楠.新发展理念下烟草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财富时代,2025,(04):117-119.
[3]吴文权,吴君楠.烟草行业网络安全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4,(07):46-4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