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县域思想政治工作“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

作者

姚伟

中共玉田县委宣传部 064100

摘要:本文以《关于贯彻落实全面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结合县域实际,构建了以“强化理论武装、把握舆论导向、培育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的“三位一体”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论文深入阐述了该模式的理论内涵、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旨在为提升县域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范式,从而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县域治理;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培育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日益明显,这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以党中央名义印发的专门针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本文以某县贯彻落实《意见》的实践构想为蓝本,提出并系统论述“强化理论武装(固本培元)、把握舆论导向(凝心聚力)、培育理想信念(成风化人)”三者有机统一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以期对新时代县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有所裨益。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根基

在县域层面,强化理论武装的核心在于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

(一)坚持党的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源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将这项工作贯穿于县域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村)工作的全过程。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和大思政工作体系。强化党性修养和政治担当,将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首要政治责任,以身作则推动工作创新。要实施分众化、对象化策略,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精准设计理论武装的内容与形式,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感染力,避免“一刀切”和“上下一般粗”。

(二)推动学习常态化,促进学用结合理论武装贵在经常、重在实效。必须推动基层党组织学习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充分用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这一重要抓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将理论学习深度融入日常党建活动和业务工作中。通过学习,旨在实现“三个贯通”:即理论与历史贯通,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与现实贯通,运用理论武器分析解决县域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理论与自己贯通,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升党员干部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三)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防范化解风险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县域层面处于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必须坚决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常态化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机制。各级各单位要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业务范围,对照意识形态工作易发多发问题的“负面清单”,定期开展全面、系统的风险扫描与评估。密切关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和价值取向。对于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介入,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维护县域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把握舆论导向:壮大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舆论

县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主动适应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一)强化正面宣传,凝聚社会共识正面宣传。构建县域融媒体传播矩阵,整合广播电视台、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端)等平台资源。聚焦主题主线,精心策划宣传内容:深入宣传解读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报道县域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人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大力挖掘和宣传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通过正面宣传,切实增进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二)加强舆情管控,提升治理能力良好的舆论生态需要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快速反应的舆情监测、研判、报告和处置机制。一旦发生舆情,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回应社会关切,掌握舆论主动。做好信息发布、媒体服务、现场管理等工作,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次生舆情。要推动网上预警监测与线下矛盾化解联动,线上发现问题,线下解决问题,从源头上消除舆情滋生的土壤。同时,要常态化开展党政机关新媒体账号的清理规范与优化提升工作,加强互联网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升公务人员用网治网能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三、培育理想信念:彰显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追求

(一)深化文明培育,提升公民素养文明培育是塑造崇高理想信念的基础工程。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县域干部群众的文明素养。推动党政机关开展文明行政、优质服务活动;企事业单位开展诚信经营、爱岗敬业教育;中小学校将“双争”融入德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志愿服务团体围绕“双争”开展各类公益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在外树立良好形象,为家乡增光添彩。

结论

加强和改进县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本文以“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根基、以“把握舆论导向”壮大主流、以“培育理想信念”引领风尚——三者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县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

县域党委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不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体现时代特色的实施路径。要树立“大思政”理念,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深度融合,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其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夯实坚实的县域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7-13(01).[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8-23(01).[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陈宝生.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7(08):4-7.[5]冯刚.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05):45-53.[6]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王学俭,李晓莉.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1):60-63.[9]沈壮海.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认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85-90.[10]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