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中职生国防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何盼

保定市满城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72150

摘要:在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新时代中职教育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中职生国防意识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中职教育;国防意识;培养策略;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国防建设不仅依赖专业军事力量,也需要全民国防意识的广泛普及。中职学生作为社会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处于塑造阶段,培养良好的国防意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中职教育强调职业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提升并重,但在实际教学中,国防教育往往未得到充分重视,学生对国防知识的理解较为浅显,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存在明显不足。新时代国防教育要求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转变,需要在中职学校中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策略,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全面增强国防意识。本文以中职生国防意识为研究对象,结合教育理论和实践案例,分析当前培养存在的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为中职学校国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新时代中职生国防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新时代中职生国防意识的培养具有深远的社会和教育意义。首先,增强国防意识是激发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阶段,通过系统化的国防教育能够引导其理解国家安全与个人发展的紧密联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国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升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国防教育不仅传授国防知识,更涉及纪律性、团队协作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等多方面素养,这与中职教育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高度契合。再次,培养中职生的国防意识符合国家安全战略的长远需求。随着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复杂化,具备基本国防观念的青年群体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础。最后,国防意识的强化还能够促进中职学校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为职业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有效支撑,从而形成学校育人功能的全面拓展。

二、中职生国防意识培养存在的现实困境

尽管国防教育已在政策层面获得重视,但在中职学校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教育理念滞后。一些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国防教育重视程度不足,仍以技能培训为核心,忽视思想政治与国防意识的渗透,导致课程安排零散、内容单薄。其次,教学方法单一。中职学校的国防课程大多依赖课堂讲授和教材灌输,缺乏实践活动和情境体验,使学生对国防知识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形成深刻的认同感。再次,学生兴趣与参与度不足。中职生普遍对国防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课堂参与积极性低,实践活动参与率有限,国防意识的形成受到制约。此外,评价机制不完善。当前学校对学生国防素养的考核偏重知识记忆,而对态度、行为和综合能力的评价缺乏科学标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最后,社会资源整合不足。国防教育与军队、社区、企业等社会资源的结合度不高,学生难以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国防的重要性,教育效果受到影响。

三、培养中职生国防意识的策略探索

针对现实困境,必须采取系统化、多元化的培养策略。课程教育方面,应将国防知识融入日常课程体系,通过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使学生系统掌握国家安全、军事历史、国防科技等基础知识。同时,应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模拟、军事体验、团队拓展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纪律性、合作性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关键策略之一,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活动、国防知识竞赛、国防教育节日活动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国防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社会资源整合方面,应加强校企、校军及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观军事设施、参与公益国防活动,将课堂知识延伸至真实场景,增强教育的实践性与感染力。此外,制度保障不可忽视,应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国防知识掌握情况、实践参与表现、思想认同感等纳入综合考核体系,使国防教育的实施更具科学性与激励性。通过上述策略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升中职生的国防意识,使其在思想、行为和能力上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四、实施策略的效果与优化方向

在实践中,系统化的国防意识培养策略已初显成效。部分中职学校通过课程整合和活动实践,使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参与国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提升。同时,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同步培养,为其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提供基础。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需优化。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指导能力,使其能够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国防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应加强评价体系建设,注重过程性和综合性评价,以动态、立体的方式反映学生的国防意识形成情况。此外,学校应进一步拓展社会资源,探索与军队、科研机构、社区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使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实践场景中理解国防意义。通过持续优化策略和模式,中职生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和持续性将得到显著提升。

五、结论

新时代中职生国防意识的培养是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养具有深远意义。当前中职生在国防意识形成上仍面临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实践参与不足及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困境。要有效提升学生国防意识,需要采取课程教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资源整合及制度保障等多维度策略,实现理论与实践、认知与情感、教育与社会的有机结合。未来,应持续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优化教学与评价模式、拓展实践平台,使中职生在国防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认同和能力提升,从而为国家国防建设储备坚实的人才基础,推动中职教育与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度契合。

参考文献

[1]周德荟.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23.DOI:10.27163/d.cnki.gjlnu.2023.001153.

[2]黄蓉静.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提升路径[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02):94-96.

[3]王诗佳.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天津教育,2023,(1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