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纸质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

作者

郑文英

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219

作者简介:郑文英(1985.08)女,汉族,湖南汨罗,硕士研究生,馆员,从事人力资源工作

摘要:为了提升纸质档案管理效果,本文主要对纸质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研究,文中分析了纸质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纸质档案管理;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纸质档案管理属于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落实好这项工作,能够保证信息可追溯性,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信息时代下,信息形式及数据不断增加,加强纸质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会直接影响信息安全、文化传承及创新。

1、纸质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风险

1.1环境因素

纸质档案对于存储环境的光照、温度、湿度具有严格的要求,温度太高,会造成水分蒸发,导致纸张变脆,故意破碎,甚至造成火灾;如果温度太低会让纸张受潮,产生霉菌。湿度太高,会提升老化速度,影响字迹的清晰度,降低档案保存性及可读性。如果长时间接受光照,纸张中的纤维素会被分解,使得强度降低,字迹褪色[1]。另外,老鼠及昆虫等也会影响纸质档案安全,其除了会咬食纸张,导致纸质档案内容缺失之外,还会引入污染物及病菌,形成二次污染,甚至影响存储环境,加重档案破损程度。

1.2管理不足,保存方法不合理

在管理工作中,一些因素会影响纸质档案的安全,比如人员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并未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珍贵档案丢失,不利于纸质档案利用,甚至造成法律纠纷。传统的保存方法虽然可以保护纸质档案不受物理损伤,但是存在不足,比如占用空间较大,很难实现集中管理,无法高效地利用纸质档案。现阶段,纸张档案数量持续增加,导致存储空间减少,加大了管理压力,以往的保存方法在检索及利用档案时存在不便,影响了档案利用率。除此之外,在日常管理及应用中,操作不正确也会影响档案,比如错误的堆放方式或搬运方式,导致纸张受损。

1.3化学及物理损伤

纸张受到制作工艺、原材料等因素影响,随着时间增加,酸性纸张会降解,导致其强度降低,容易破碎。除此之外,酸性环境会提升纤维素水解速度,使得纸张变黄,字迹逐渐褪色,影响纸质档案的阅读。自然降解是不可逆的,会产生永久性损害。另外,在纸质档案保存中会受到化学物质影响,如纸质档案中的颜料、油墨、外部环境,一些物质会和纸张产生反应,影响字迹清晰度和纸张质量,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及纸质档案健康[2]。如果利用不合理的清洁方法或是工具,同样会损害纸质档案,比如如果使用的清洁剂中包含化学溶剂,若是用其擦拭纸张表面,会影响纤维结构及纸张强度,长期如此,会造成严重影响。

2、纸质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2.1改善存储环境

纸质档案存储环境中的光照、湿度、温度等对纸质档案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引起重视。要想创设良好的环境,需要严格的把控这些要素,可以安装温湿度调控设备,保证环境参数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还可以采取物理措施,比如安装百叶窗以及遮光窗帘等,减少外界光照的直接照射,更好地保护纸质档案,以免其清晰度与色泽受到影响[3]。虫蛀及鼠咬也是影响纸质档案安全的重要因素,除了会造成物理伤害之外,还会引入病菌,导致污染。对此,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措施。首先,定期清理存储环境,做好消毒工作,消除老鼠及害虫的滋生环境。其次,设置防鼠板、防虫网等,以免老鼠及害虫进入纸质档案存储区域。在采取防治方法时,还要重视其合理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优先利用无害化方式,最大程度减少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针对产生的老鼠及害虫,应该利用毒性较低、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同时在处理中应该引起重视,防止二次损害纸质档案。

2.2利用合理的保存方法

要想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增加纸质档案寿命,需要采取合理的保存方法。很多因素均会影响纸质档案安全,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首先,纸张酸性会影响保存时间,对此,需要选择酸性较低的纸张材料,保证稳定性与耐久性,从而抵抗自然过程,让纸质档案信息长期可读。在挑选纸张的过程中,人员需要依据标准落实,保证纸张酸性指标与保存要求相适应。

纸质档案保存中会受到周围环境中有害化学物质影响,部分元素和纸张形成化学反应,使得纸质档案质量影响,无法保证完整性。对此,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可以在存储地方构建空气净化系统,将空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处理,创设良好的储存环境;还可以利用密封性较强的包装,或是储容器,通过和外界环境隔绝的方式,保护纸质档案。

2.3提升管理效果

为了促进工作有序开展,需要具备健全的管理制度,为工作实践提供依据和约束。在制度建设中,需要围绕各项档案工作制定流程规范,提升管理人员行为的规范性,防止产生没有必要的风险,为纸质档案安全存储及合理应用奠定基础。

在工作实践中,需要构建及落实责任机制。清楚划分工作责任,将其落实到部门及人员身上,保证相关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权限及责任,促进工作有序开展。其可以及时找出工作中的问题,有目的性的采取措施,提升管理质效,减少工作成本。

作为管理工作的落实主体,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关系到工作效率及效果,因此,需要强化人员培训,持续提升其综合素质。可以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让人员及时学习最新的知识、技能、理念。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丰富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拓展其视野。构建考核制度,定期考核评价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绩效,持续提升其专业能力及管理能力。基于落实好这些工作,能够建立一支优秀的工作队伍,为纸质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2.4重视防火和安全防范

纸质档案一般存储在档案室中,因此,应该提升档案室的防火能力。这就需要从根本上着手,选择防火性较强的建材,保证档案室防火等级符合要求,为档案安全奠定基础。还要科学的规划布局,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性,便于发生紧急情况后能够及时的疏散人员,减少火灾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应该在档案室中配备相关的消防器材,并且安排专门的人员定期检查其状态,若是发现问题,需要第一时间维护和处理,以免影响灭火工作的开展。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档案室用电管理工作,制定电器设备使用规范,让相关人员依据要求用电,以免产生火灾问题。除了要采取防护措施之外,还要安装安全防护设备,在档案室重要区域、出入口地方需要安装监控摄像头,持续监测及记录进出人员情况,便于产生安全问题后,能够及时的定位。还要设置物理隔离设备,对档案室实施封闭管理,通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档案室,保证档案完整性及机密性。可以将安防设备和报警系统进行结合,若是检测出问题,可以自动化的进行报警,通知有关人员采取应对措施,有效地保护纸质档案。

除了要强化防火及安全防范之外,还要构建健全的应急响应制度,制定具体、科学的应急预案,清楚规定火灾和其他安全事件的处理程序,清楚地划分责任。要想提升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需要定期组织人员实施应急演练活动,并且积极地和有关部门交流,便于发生紧急情况后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外部支援,尽量减少事件带来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纸质档案是历史及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在管理中存在一些信息安全风险,因此,应该分析及明确安全风险,有目的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优化纸质档案管理效果,保证纸质档案能够得到长期保存及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露茜. 纸质档案的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 [J]. 造纸信息, 2025, (01): 86-87.

[2]程武萍. 纸质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J]. 造纸信息, 2024, (12): 113-115.

[3]李丽. 纸质档案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J]. 华东纸业, 2024, 54 (10): 6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