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教学的实践探索
孙蕾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6
引言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具有开展思政教育的天然优势,其教学内容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多维度的内在契合。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本身就体现了法治精神,其质量管理规范蕴含着敬业、诚信等职业要求,同时,中医药文化中“大医精诚”的传统理念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现代医药行业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则为价值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特别是在药品集采改革、创新药研发等行业发展新形势下,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尤为重要。
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
(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对课程思政的顶层设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经历 也把课程思政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 育领域全育人’综合改革 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 作等环节渗透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 形式固化“德技并修”原则,要 职业教育思政化的系统谋划,既是对 的把控,药品安全关乎民生,从业者的法治意识必须 实
(二)医药行业特性与课程思政的耦合逻辑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天然 业的强监管属性与社会公共性。从“齐二药事件”到“ 双重风险,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建立 品管理法》将“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 “诚信”形成映射。例如,在教师在讲解药 “精益求精”的工匠哲学。更深远的意义在 传统理念,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文化根脉,使价值观教 药事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所在,也是政策 根的必然路径
二、高职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特点及思政教育契合点分析
(一)课程内容结构与专业能力要求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涵盖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及监管五大环节的法律规范,其内容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复合性特征。从知识维度看,学生要明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条文,熟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标准;从能力维度看,则要求学生具备药品注册申报材料撰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药店合规经营检查等实务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学生的规则内化能力,即从“知道规定”转变为“认同并自觉遵守规定”。
(二)课程育人功能的嵌入路径
药事管理课程的思政价值实现,依赖于对教学要素的系统性重构,其在于把行业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可感知的教学语言。在药品生产模块,一条 GMP 车间更衣流程的动画演示,可以延伸出“为什么制药工人连头发丝都不能外露”的讨论,引导学生体悟“质量源于细节”的工匠精神;在药品价格管理章节,通过对比“天价救命药”与国家医保谈判后的价格落差,可以直观呈现“人民至上”的政策温度。例如把中医药传统文化作为价值载体,譬如教师讲授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时,引入“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古训,使枯燥的含水量检测指标获得文化认同的加持。例如在药品召回制度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分析企业未及时召回缺陷药品的法律后果,再追问“如果受害者是你的家人你会如何选择”,最终落脚到“企业社会责任与个体道德选择”的思辨。上述嵌入路径的设计避免了思政教育的突兀感,使价值观引导具有专业说服力,当学生在面对利益与伦理的冲突时,课堂中种下的种子或许就能生长为职业行为的准绳。
(三)契合新时代思政教育目标的教学契机识别
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催生着课程思政的新切入点,教师要以动态视角捕捉政策热点中的教育契机。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出现的“降价药消失”现象,便成为讨论“企业逐利性与公共医疗公益性平衡”的理想素材;新冠疫情中疫苗的使用授权,则可引申至“科学精神与审慎监管”的辩证关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构建“争议性案例决策模型”,如给出某药企隐瞒药品不良反应数据的情境,要求学生分别扮演监管者、企业高管、患者家属进行多角度辩论,在观点碰撞中明晰利润、安全以及诚信的价值排序。其要求教师除了要精通专业条文,更要能做到洞察行业发展的价值张力,可以把“健康中国”战略、医药创新自主可控等宏观命题,转化为学生可参与、可共情的教学事件,使思政教育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引领。
三、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元素的系统挖掘路
(一)基于课程内容的显性元素挖掘
1. 法律法规
药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价值,其立法宗旨直接体现了国家治理意志和社会价值导向。从法理层面分析,药品监管法律规范的制定实施过程本身就是法治精神的具体实践,反映了公共利益与个体权利、创新发展与风险管控的辩证统一。法律条文中的强制性规定与禁止性条款不仅具有行为约束功能,更承载着维护公共健康安全的价值追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超越对法律条文的机械记忆,深入理解立法背后的价值考量和社会意义,把握药品监管从“事后处罚”向“全程管控”转变所体现的治理理念升级,通过对法律体系框架和演变历程的系统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对药品法治体系的整体认知,培养其自觉遵守法律规范的内在动力,外在强制转化为内在认同。
2. 药品安全
药品安全标准是专业知识的主要内容, 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责 质量标准的制定过程体现了科学严谨性与社会敏感性的平衡,技术参 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来看,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是把伦理要求 对科学认知局限性的清醒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要揭示技术标准 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把质量意识深入内化为职业本能。 药 备全局观念,这种专业素养的培养与责任担当精神的塑造具有内在 致性 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天然结合点。
3. 医药伦理
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伦理维度的复杂性,商业利益与公共健康、创新需求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张力构成了伦理思考的基本场域。从职业行为规范来看,真实准确的信息披露、公平合理的定价机制、科学严谨的疗效宣传等要求,都体现了商业伦理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化。从研发伦理角度分析,受试者保护、数据真实、利益冲突管理等原则反映了科学研究伦理的特殊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建立伦理决策的分析框架,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识别伦理问题、权衡各方利益、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医药伦理教育要超越简单的对错判断,引导学生认识伦理选择的灰色地带,理解不同价值诉求的合理性,培学生其面对伦理困境时的思辨能力,这种伦理素养的形成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
(二)隐性元素的深度提炼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隐 职业价值观念及学科发展脉络之中,其挖掘要穿透表层 ”的伦理传统,构成了医药从业 厚的精神资源。学科发展史中的重大转折 本质上反映了国家对人民健康权保 职业价值观念的隐性传递转化为价值认同。隐性元素的提炼 惯例和价值判断转化为教育话语的能力,让学生在学 立场的内化。
(三)行业需求导向的思政映射
医药行业的特殊性 成对接, 这种映射关系建立在职业能力标准 业素养要求,药品全生命周 步更新其内容体系。质量源 为职业精神的培育,要实现专业技能与 化为 GMP、GSP 等规范的操作实践,法律要求转化为日常行为准 效路径 。行业创新的伦理边界构成了思政教育的重要维度,在鼓励研发 破的同时坚守安全底线 ,反映了科技进步与风险管控的辩证关系,行业需求导向的思政映射不是简单的 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协同机制,使学生在适应行业要求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与之相关的价值观念。当学生认识到思政要素不是外部强加而是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时,教育的阻力就会转化为动力。
四、思政元素融入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教学设计重构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 标体系 ,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在课程标准 教学模块中明确设置可观测、可评价的思政目 遵循从专业问题到价值判断的逻辑链条, 新品 行显性关联。教学资源的建设要注重 析专业问题的同时自然触及价值层面的思考 、不良反应上报等典型工作场景中设置两难情 通过价值维度的引入,使专业教育获得更丰 现育人层次的递进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当 生价值体认的互动式学习场域。情境模拟 企业质量负责人等角色 实的工作场景,通过设计药品 使命感。案例教学法的深 、法律、伦理等多重视角进 区的话题引导、虚拟仿真实 生置于认知冲突的前沿 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也从知识传授者转 业认知到价值认同的跃迁。
(三)优化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的有效性最终要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来验证,因此评价应当突破传统单一的知识考核模式,构建多元立体的价值教育评估框架。院校可以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通过课堂发言的质量分析、小组讨论的价值取向观察、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评估等方式,对学生的价值认知变化进行动态追踪。终结性评价的改革要创新考核形式,在案例分析题中设置价值判断环节,在情景模拟中观察伦理选择倾向,使价值素养的评估成为学业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评估视角,引入企业导师对学生实习期间职业操守的评价,收集患者或服务对象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反馈,构建起“教师 - 企业 - 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网络。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量化指标与质性评价的结合,既要开发可测量的价值认知量表,也要保留对学生价值成长轨迹的质性描述,通过评价导向的转变,引导师生共同关注专业学习中的价值维度,最终形成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良性循环,让课程思政变成真正落地见效的教育实践。
结语
在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思政建设呈现出特殊的意义,医药行业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其从业者除了要具备精湛的技术能力,更要肩负起守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随着医药产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药品领域的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凸显,这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思政在此领域的探索,实质上也是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回应,而这一过程既是对传统专业教学模式的革新,更是对医药职业教育本质的回归。
参考文献:
[1] 张蓝月 , 彭江灵 , 郑俊霞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9):32.
[2] 王琼珺, 马婧, 李敏湘, 等.”三全育人”背景下思政元素融入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 , 2024(1):27-29.
[3] 高彩梅 , 廖林楠 , 贾琦 , 等 . 医药类高职学校《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与探讨 [J]. 黑龙江医药 , 2023, 36(1):73-75.
[4] 阮建兵 . 思政引领课岗对接德技并育的课改实践——以《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为例 [J]. 海峡药学 ,024(7):54-57.
[5] 龙正标 , 杨广安 , 沈易华 , 等 .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高专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改革与探究 [J]. 江西化工 , 2023(5):115-117.
[6] 王英姿 , 杜守颖 , 倪健 , 等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探索课程思政结合多元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中的应用 [J]. 云南农业 , 2023(10):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