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

严福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青海省海东市 810600

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背景下,乡村建设规模和数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传统管理方式具有明显的弊端,即信息传递效率低,资源调配不合理以及质量控制不可控等弊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农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农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提升。

一、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数字化进度管理

1. 进度计划编制与数字化呈现

依托专业性较强的项目管理软件工具,基于乡建工程的实际特点及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将整个工程任务分成若干个小的任务,并且为每个小任务都制定清楚了具体的开工时间、结束时间、负责人、前导任务等等。之后运用软件生成出横道图或者网络图等可视化进度计划的图表,呈现出整个工程进度计划以及各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1]。

2. 进度跟踪与动态调整

施工中,利用移动端设备上报工程各工序完成情况,由管理人员通过平台查看完成的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发现进度出现偏差以后进一步挖掘影响进度的原因,当因为材料进场延迟导致某一道工序进度滞后后,将剩余工作量、资源可调配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拟定出多种进度追赶方案,交由管理人员选择其中最佳方案下达调整指令到相关各方,并进行进度动态控制。

(二)数字化质量控制

1. 物联网监测设备布设

对于乡村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布置物联网监测设备,例如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布置温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用于监测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应力应变;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安装平整度传感器、压实度传感器,对路面基层、面层的平整度及压实度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在物联网监测的同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及时上传到数字管理平台。

2. 质量数据分析与预警

数字管理平台会将采集的质量数据做实时分析和处理,通过设置质量标准的阈值,如果数据超过了阈值范围,将会给相关负责人发出预警信息,即时推送给手机端或电脑端,如果混凝土温度过高容易产生裂缝的情况发生,则会预警,技术人员将会及时地做出降低混凝土温度的工作,采取更换水化热较小的水泥种类或者加大量的散热措施,以免发生质量事故 [2]。

(三)数字化资源管理

1. 人力资源数字化调配

设立乡村建设工程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将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队伍、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本身的技能等级、经验等数据以及联系方式分别输入,然后基于项目进度计划和每阶段任务需求的需要,调用智能算法对数据库中的人力资源进行筛选匹配并生成人力资源调配计划。

2. 物力资源精准管理

采用数字化方式全方位管理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物力资源,在材料采购阶段根据项目预算、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消耗定额应用物资管理软件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避免材料出现积压、浪费;在材料入库时扫描相应的信息,将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批次等录入数字仓库管理系统;施工时按工序需求由系统计算出需要的材料,实时记录剩余材料库存量,低于安全库存时系统会提醒采购补货;对于机械设备,安装运行监测装置,实时收集设备运行状态、工作时长及维修保养情况等数据,对设备进行故障预警分析,并提前做好设备维护保养,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及寿命。

(四)数字化成本管理

1. 成本核算与预算控制数字化

使用数字化成本管理软件建立乡村建设工程成本核算模型,在项目开始前根据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和市场价格编制项目预算,并分解到各个单项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成本中。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移动端采集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发生的数据信息,软件会自动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对比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及时发现成本超支的现象并找出超支的原因,为成本控制提供决策支持 [3]。

2. 成本优化与决策支持

借助于成本核算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找到数字化平台中潜在的成本优化点,比如:利用不同供应商材料价格波动趋势及质量情况来选材,并采用性价比较高的材料供应商;根据工序成本分析的结果,优化施工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改进施工工艺、缩减不必要的工序衔接时间等;并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手段来计算出不同的工序的耗时长短以及产生的造价成本高低等信息,并据此来选取最优的工序组合。

二、数字化技术应用效果

(一)管理效率显著提升

采用一体化数字管理平台,缩短信息传递时间,由原来几天、几周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和协调,变成数小时乃至实时传递,如设计变更信息从下发到施工班组直到接收,并着手开始执行仅需几个小时而不是过去3 天左右,各种报表、

文件由系统自动生成,使管理人员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决定、协调上,项目建设管理的效率可提高

(二)工程质量有效保障

数字化质量控制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物联网监测设备可及早发现工程质量上的微小问题,在某乡村桥梁基础建设时,监测到乡村桥梁基础施工中的混凝土基础发生荷载作用下的应变超标,并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对基础部位开展防护性加固工作,保证了乡村桥梁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顺利。质量预警系统使问题整改率提高到了接近 100% (原来大约为 70% ),质量验收一次合格率达到 98% 以上。可见该数字化质量控制系统提高了乡村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5]。

(三)资源利用优化

数字化资源管理使得人力调配更加合理高效,人力闲置率下降 20%~30% ,劳动生产率提高 15%~20% 。比如:在某乡村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中,实施精准的人力资源配置,做到各阶段有足够多的相应工种人数,其技能也满足要求,所以工作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同样人员也节省下来了很多。物力资源配置中材料浪费率减少 10%~15% ,库存周转率提高 20%~30% ,机械设备利用率提高 10%~15% 。

结束语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乡村建设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优点和明显的效果,例如:实行数字化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资源管理、成本管理等方法,都可以起到避免出现信息传递受阻,管理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的作用,提高乡村建设工程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未来要更加深入地去推广和完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探索出一些新的应用的方式与途径来,从而满足乡村建设管理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文晖 . 乡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的优化策略 [J]. 农业产业化 ,2025,(01):147-149+156.

[2] 白杨 . 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03):7-9.

[3] 尤启航 . 工程管理视角下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探究——以贵州省乡村地区为例 [J]. 村委主任 ,2024,(05):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