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中政治活动育人与核心素养培育的融合路径

作者

彭大永

江苏省泗洪中学 223900

一、引言

新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活动育人作为一种极具活力与实践性、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必然成为当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活动育人强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地调研、模拟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将抽象的政治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社会现象紧密结合起来。

二、高中政治活动育人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理论知识繁多且抽象,传统讲授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活动育人通过多样化活动的形式,如模拟政协提案活动,让学生扮演政协委员角色,参与提案撰写与讨论。这种新颖方式将抽象知识融入具体情境,使学习变得有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政治知识的热情,改变被动学习状态。

(二)深化知识理解

在活动中,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例如角色扮演活动,在学习国际关系相关内容时,学生模拟不同国家代表进行外交谈判,切身感受国家利益等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对比单纯书本学习,更能深刻理解复杂的政治概念和原理,提升知识掌握程度。

(三)培养实践能力

活动育人强调实践操作,像社会调研活动,学生需自主设计问卷、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收集、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实践能力,还促使他们将政治知识用于分析社会现象,提高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未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高中政治活动育人与核心素养培育融合的价值

(一)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涵盖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方面。活动育人能创设贴合素养培育的情境,如模拟法庭活动,学生在模拟庭审中感受法律权威,增强法治意识;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体会公民责任,提升公共参与能力,助力核心素养各维度目标在实践中落地。

(二)提升综合素养

融合过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能力,如在校园模拟联合国活动中,学生既要了解国际政治知识,又要具备良好表达、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通过参与此类活动,学生跨领域锻炼能力,拓宽视野,实现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发展需求。

(三)增强教学实效性

传统教学多局限于书本知识传授,融合活动育人后,教学与现实紧密相连。活动将课堂延伸至课外,使政治知识更鲜活,学生在实践中看到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学习获得感,进而提升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实际作用,让政治教学更具生命力。

四、高中政治活动育人与核心素养培育的融合路径

(一)课堂活动中的融合

1. 问题探究活动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如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如何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运用所学分析现实案例,在探究中深化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培养科学精神与政治认同,锻炼合作探究能力,实现知识学习与学科素养同步提升。

2. 情景模拟活动

创设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生活或社会情景,让学生角色扮演。例如在学习“政府的职能”时,模拟市民办事场景,学生分别扮演市民、政府工作人员等角色,体验办事流程,感受政府如何履行职能。这使学生直观理解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增强政治认同,同时锻炼沟通协调等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培育。

(二)课外实践活动中的融合

1. 社会调研活动

社会调研活动是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实践形式。例如围绕“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居民参与情况”这一社会热点展开调研,学生需运用政治生活里关于公民政治参与等知识,深入实地去了解居民参与的实际状况。他们通过收集资料、访谈居民等方式,梳理分析现存问题,并尝试提出合理建议。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得以增强,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去剖析社会现象,真正使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巩固强化,实现素养提升与知识运用的有机结合。

2. 参观考察活动

参观考察活动为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搭建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平台。学校安排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大政协办公场所等场所意义非凡。当学生踏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爱国情怀的陈列,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情感,让政治认同更加深刻。而走进人大政协办公场所,学生可以亲眼目睹我国政治制度的实际运行,直观理解民主政治的丰富内涵,从中深切体会到民主法治的重要性,进而提升政治认同与法治意识。

(三)校园文化活动中的融合

1. 主题演讲比赛

主题演讲比赛是高中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之一。以“我心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类与政治学科紧密相关的主题为例,学生为了能在比赛中呈现精彩演讲,会主动深入学习与之有关的诸多知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意义等形成更深刻的认知,进而增强政治认同。同时,在准备演讲稿及台上演讲的过程中,学生需理性思考、有条理地表达见解,这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

2. 校园社团活动

校园社团活动在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尤其是政治类社团,例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社”“小记者社”、“时事追踪社”等。社团内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成长平台,一方面,通过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讨活动,学生能深入领略其思想精髓,在理论学习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强化政治认同。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像走进社区,走进机关,走进工厂等,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身体力行地参与公共事务,提升公共参与能力。如此一来,校园社团活动切实成为了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结论

高中政治活动育人与核心素养培育的融合是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把握活动育人的重要性,明晰融合价值,积极探索多样化融合路径,能让政治教学更贴合学生成长需求,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升核心素养,为成为有责任担当、有综合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丹 .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培育路径探寻 [J]. 汽车博览 ,2023(7):71-73.

[2] 樊冠宇 .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活动型学科课程构建的会通[J]. 高考 , 2021(2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