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整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何春梅
牡丹江市新安小学
引言
在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英语跨学科教育的开展已经成为了时代进步的必然走向,它能有效地推动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综合育人模式转变,而小学英语教师整合跨学科资源,需要把英语知识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融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会用英语进行交流互动,这样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进一步优化英语课程的整体建设,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一、创设跨学科情境,激趣学习主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好奇心十分旺盛,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倘若教师运用单一的英语知识讲解方式很难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跨学科情境,将英语学习与学生所熟悉或感兴趣的其他学科领域内容相联系,从而为英语知识赋予生动的背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师在教学人教精通版教材《Drinks and fruits》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以“国际美食节”为主题的跨学科情境,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需要先为学生展示世界各地特色美食的图片,这些图片不仅包含各种饮品和水果,还会涉及到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和地域特色,这就与美术学科中的艺术欣赏以及科学学科中的文化认知相联系。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而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为学生引入各种饮品和水果的英语单词,如“coconut milk”“kiwi fruit”等,同时引导学生分组设计美食节摊位的海报,要求学生用英语标注出所展示的饮品和水果的名称及简单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锻炼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通过对不同国家饮食文化的了解,不断地拓宽自身的视野,从而实现英语与美术、科学等学科资源的融合 [1]。
二、融入跨学科资源,增强文化意识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单纯地为学生讲解语言知识就会使课堂学习过程变得十分枯燥乏味,并且学生也难以真正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对此,教师就要积极地为学生融入跨学科资源,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展现英语知识背后的文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且深入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等,进而充分地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师在教授人教精通版教材《Colours》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融入美术和历史学科资源,在美术方面,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三原色、三间色等美术知识,使学生明白颜色的调配原理,如红色和黄色混合后会变成橙色。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引入历史文化中关于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比如在西方文化中,“white”常常象征着纯洁,在婚礼上新娘会穿白色婚纱;而在中国文化里白色在某些场合可能会与悲伤相关,如葬礼。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关于颜色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还能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差异,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自身的文化意识,与此同时,学生在描述过程中也会进一步锻炼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从而实现英语与美术、历史学科资源的有效融合,全面地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开展跨学科实践,提升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往单一的课堂学习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方式就能够有效地打破学科的界限,从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体验中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人教精通版教材《Weather》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开展“小小气象播报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科学学科角度去了解天气形成的原理,鼓励学生尝试用英语记录关键的知识点。随后学生可以分组合作制作天气播报 课件,这其中就会涉及到对信息技术学科资源知识的运用,课件中要包含不同天气的图片、英语描述以及相关的天气小贴士等等。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可以熟练地掌握关于天气的英语表达方式,还能逐渐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真正地实现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2]。
结束语: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跨学科情境,激趣学习主题;融入跨学科资源,增强文化意识;开展跨学科实践,提升学习能力等方式切实地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综合素养,同时跨学科资源整合教学不但突破了传统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还能为学生带来综合性的学习感受,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多元思考方式与创新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建萍 . 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J]. 教育界 , 2025, (16):83-85.
[2] 王裔云 .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Unit5《Seasons》为例 [J]. 小学生 ( 下旬刊 ), 2025, (05):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