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游戏在小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
吴翠玲
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中心小学
引言
情绪管理要求个体在感知、认知以及表达自身情绪时都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的策略来调节与控制情绪,从而充分地确保个体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都能保持积极性。而对于正处于认知发展关键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还能帮助学生在面对情绪挑战时积极地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而为自身心理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生活化角色扮演情境
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构建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这样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地体验与表达自我的情感。对此教师需要充分地发挥出创造力,为学生精心地设计与与情绪管理核心话题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进而为学生营造出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充满了情感张力的互动空间,如此才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角色扮演游戏中,从而深刻地体会情境中所蕴含的情感元素[1]。
教师可以为设计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场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学校即将要举行一场十分盛大的绘画大赛,A 同学是比赛的参赛选手之一,她满怀期待地准备着自己的作品。然而就在比赛前夕一个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A 同学的好友 B 同学在玩耍的时候不慎将 A 同学的参赛作品给弄脏了。A 同学面对这样的意外情况瞬间感到愤怒不已,而 B 同学也因此深感愧疚与自责。对此,A同学和 B 同学应该如何妥善地处理矛盾才能修复他们彼此之间的友谊呢?这样的角色扮演情景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紧密相连,还能非常容易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深入地探索与理解复杂的情感状态,比如愤怒或者愧疚等等。如此一来,学生才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地提升自身情绪管理的能力。
二、科学合理地分配扮演角色
学生在参与角色扮演游戏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为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是可以充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充分地展现出学生自身潜力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不但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与兴趣爱好特点,进而赋予学生自主地选择角色的权利,还需要综合地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水平以及过往的表现情况,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角色分配,这样才能充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角色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成长。
教师在组织开展以情绪管理为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的时候,教师就能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意愿自主地选择自己心仪的角色进行扮演。比如性格外向、表达能力尤为出色的一一同学就主动提出希望自己可以挑战更具有难度的角色,这使教师就能把 A 同学这个角色分配给她,期望她能在扮演的过程中出现更加出色的表现。对于性格内向且自信心稍显不足的宁宁同学,教师就能根据他的性格特点与过往表现为他安排扮演性格相对温和的 B 同学角色。这样一来,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宁宁就会由最初的紧张不安逐渐地转变为放松自然,自身的心理障碍也会得以有效地克服,从而实现学生自信心的逐步建立。
三、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表达
教师对学生适时地引导对于学生深入的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世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表演中随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当你真正地置身于这个角色之中时,你的内心究竟有着怎样的情绪感受与波动呢?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表面的情绪行为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中,从而充分地激发起学生对情感的细腻感知与深入思考程度。
比如当一一同学所扮演的 A 同学角色正向宁宁角色(由 B 同学同学扮演)表达出强烈的愤怒情绪时,教师就可以及时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现在如果你就是 AA 同学这个角色,你的内心深处究竟有着怎样的感受与体验呢?你除了有愤怒这样显而易见的情绪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更为细腻或者复杂的情感呢?”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一一同学就会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回答道:“除了愤怒之外,我还感到了一丝伤心与失落,毕竟这幅画是我精心准备很长时间的作品,而但是宁宁还是我的好朋友,我真的没有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通过这样的引导与提问,一一同学就会更加深入地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从中挖掘出那些隐藏在愤怒情绪之下的复杂而真实的情感。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师的持续引导下,就能逐渐地学会如何准确地识别与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学生才可以在后续的课堂讨论环节中更加积极且有效地参与其中,与大家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境时的情绪管理方法 [2]。
结束语:
基于情绪管理的角色扮演游戏就如同是一把充满了魔力的钥匙,它能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还能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之路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对此,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就要积极地利用角色扮演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充满趣味性与创意性的体验中不断地发现自我与认识自我,从而使自己能够逐步地走向更加积极健康的情绪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 魏巧玲. 游戏辅导在乡村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5, (04): 127-129.
[2] 许惠欣. 心理游戏在小学心理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5, (05):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