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汉文化 培育文化自信
曾蓉
湖南省衡阳市高新区华新小学 421001
一、汉文化与奥运会的融合,奥运精神与汉元素的共通性
奥运会不仅事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是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舞台。汉文化所倡导的“和而不同”、“自强不息”等精神与奥运精神中的“团结、友谊、和平”不谋而合。通过奥运会这一全球性平台,可以将汉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传统艺术、民俗风情等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给世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欣赏。就在今年暑假举行的巴黎奥运会中,中国奥运健儿不仅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更是将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具象化地展现在世界人民的眼前。不仅仅是奥运健儿们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团结协作、为国争光,让嘹亮而气势磅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次又一次响起,还有在奥运场馆随处可见的中国制造、中国科技,从运动器材到周边商品到中国的云计算超越卫星提供转播技术,无不彰显着中国文化中国技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称赞阿里云让世界看到了未来AI 具有的开创性,将改变体育界的方方面面。中国 AI 闪耀奥运,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这是科技的进步,也是中国文化的进步,是科技的展示,也是文化的传播。在巴黎奥运会场馆外,一场场外国歌手的演唱会唱的却全是中文歌曲,随处可见穿着汉服抱着古筝在展示中国文化的留学生们,这些也正是彰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文化让人热爱,中国文化推广受人欢迎。
二、汉元素在奥运会中的应用
由巴黎奥运会忍不住联想到了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那是一场中国文化的盛宴。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标在发布后立即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它既展示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又传达出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IOC 对此表示极大的肯定。
开幕式表演:利用汉文化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舞蹈、武术、戏曲等,设计精彩绝伦的开幕式表演,让世界观众在震撼的视觉盛宴中感受汉文化的魅力。
文化展览:设立汉文化主题展区,展示书法、国画、陶瓷、剪纸等非遗产品,以及介绍中医、茶艺、古代建筑等,让各国运动员和游客近距离接触和体验汉文化。
文化交流活动:组织汉文化体验日、工作坊等,邀请专业教师和艺术家指导外国朋友学习书法、国画、太极等,加深他们对汉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令全球观众沉浸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至今仍让人们深深感动,赞誉有加,这一波汉文化的输出给世界带来了深远而又重要的影响。
三、旅发大会与汉文化的推广
1. 旅发大会的契机
旅发大会是推动地方旅游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绝佳平台。将汉文化融入旅发大会,不仅能够提升大会的文化内涵,还能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将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与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在衡阳举办的第三届湖南省旅发大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正向世界向全国推广湖湘文化衡阳文化的大好时机。
2. 旅游路线的规划
(1)历史文化景点游: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而要讲好一座城市的故事,自然要追溯其文明的起点。衡阳的故事,是从酃湖开始的,所以第一个景点就是酃湖公园。衡阳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两座著名的山峰:南岳衡山,被誉为天地之灵,而一代大儒王船山则是衡阳文化的象征。而为纪念王船山而建的船山书院就在衡阳东洲岛上。衡阳的石鼓书院自唐代起就备受尊崇,宋代更是达到顶峰,韩愈、朱熹以及其他众多名人都曾来这里传播知识、指导学习,这里的书院文化深植人心。这一经典景点又岂能不去呢?除此之外“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来往盘旋千年”的回雁峰塔,还有那为了纪念在中国抗日战斗史上最为惨烈的衡阳保卫战而建立的衡阳抗战纪念城,以及建湘工业文化街区、南岳里美食文化街区庙会民俗美食街等,每一处景点都会让人感受不一样的衡阳,每一处景点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和文化。
(2)民俗风情体验:组织游客参与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如花鼓戏、衡阳渔鼓等)、手工艺制作(造纸、常宁版画、雕刻)等活动,亲身体验衡阳文化的独特风情,感受汉文化的博大精深。
(3)学子研学游:针对教师和学生群体,推出研学旅游产品,结合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汉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
衡阳文化湖湘文化是灿烂的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宣传推广不正是优秀中国文化的推广。“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国的文旅都行动起来,那必将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文化推广热潮。
四、培育文化自信,积极传播汉文化
1. 教师的引领作用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是推动汉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比如红领巾讲解员、小导游、小小文化推荐官)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文化,激发他们对汉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汉文化,提升文化素养。
2. 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是汉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未来希望。通过参与各类汉文化推广活动,如奥运会、亚运会和旅发大会的志愿服务、文化交流活动等,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汉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成为汉文化传播的积极践行者。
3. 利用好互联网这柄利剑
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进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力推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教育,培养孩子的外国观念,以及中外文明的差异性,使孩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独特魅力。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推广汉文化得从青少年抓起,从教育抓起。
结语
汉文化的推广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通过奥运会、旅游大会等国际大型活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上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我们可以相信,汉文化将会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在世界文化舞台上闪耀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文化自信视域下华文报纸对中华文化的传播研究——以 < 智利之窗 >为例》:发表于《新闻前哨》2021 年第1 期
[2]《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以中华文化主题出版实践为例:发表于《出版广角》2021 年第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