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信息技术赋能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探索

作者

朱薇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附城中学  517100

一、引言

在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教育生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大单元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而信息技术凭借其丰富的资源整合能力、动态交互功能和智能分析优势,为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信息技术赋能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的现实需求

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教学资源碎片化、课堂互动单向化、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等问题。大单元教学要求打破知识壁垒,整合教学内容,但依赖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实现高效的知识迁移与素养培育。信息技术能够整合海量资源、创设真实情境、实现即时反馈,为大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三、信息技术赋能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精准定位

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教师可收集学生课前学习数据,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与兴趣点,结合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要求,制定分层、精准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政治与法治”大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包括观看“两会”解读视频、完成在线测试题,并利用数据分析学生预习情况,发现多数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理解模糊。基于此,教师将本单元教学目标调整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政治制度的理论知识,更要通过虚拟仿真实践活动,理解政治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行逻辑,培养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能力。

(二)创设沉浸式教学情境

虚拟仿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三维建模、传感交互等技术,构建高度还原现实或超越现实的虚拟场景,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在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中,其应用可有效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政治概念与复杂的社会现象。在“政治与法治”大单元中“基层民主选举”教学时,教师运用虚拟仿真软件,构建了一个包含街道、社区居委会、投票站等场景的虚拟社区。学生佩戴 VR 设备进入虚拟环境后,随机分配角色,如选民、候选人、选举委员会工作人员等。作为选民,学生需要按照规定流程完成选民登记、领取选票、秘密写票、投票等环节;候选人则要准备竞选演讲,向“选民”阐述自己的施政纲领;选举委员会工作人员需组织选举流程,监督选举公正性。在模拟过程中,系统实时提示选举规则与注意事项,如“选民需年满 18 周岁且未被剥夺政治权利”“选票填写需规范,否则视为无效票”等。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了选举制度的民主性、程序性与法治性,将课本上“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民主选举原则”等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认知。

多媒体资源整合:通过视频、音频、图文等多媒体素材,将抽象的政治理论与社会热点事件结合。在“经济与社会”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引入“乡村振兴”相关纪录片,展示农村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践成果,增强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与感染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发展理念”“共同富裕”等理论知识。

(三)设计交互式学习任务

在线协作平台:利用钉钉、腾讯文档等工具,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在“政治与法治”单元“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学习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在线协作平台,共同收集基层民主实践案例、撰写调研报告并进行成果展示。学生在小组内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资料收集,有人负责文档编辑,有人负责汇报展示。在线协作过程中,学生实时交流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培养协作学习与沟通能力。

智能学习工具:借助 AI 辅助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任务推荐。根据学生在智慧课堂平台上的学习进度与测试成绩,AI 系统自动推送拓展阅读材料、案例分析题等。例如,对于在“法治社会建设”知识点掌握较好的学生,推荐深度分析我国法治建设成就与挑战的学术文章;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推送基础知识巩固练习题,实现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利用学习管理系统记录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包括参与讨论次数、作业完成质量、协作贡献度等,生成可视化学习轨迹报告,及时反馈学习进展。在“政治与法治”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平台数据,清晰了解学生在模拟选举活动中的参与度、小组协作任务中的贡献情况,以及在线讨论中的发言质量,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智能评价工具:运用AI 评分系统对学生的论述题、实践报告进行初步分析,结合教师人工评价,提高评价效率与客观性。在学生提交“法治社会建设建议书”后,AI 写作辅助工具先从内容完整性、逻辑清晰度、语言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分,并给出修改建议,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观点创新性与价值导向,综合得出评价结果,使评价更加全面、科学。

四、结论

信息技术为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了创新路径与实践可能。通过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创设沉浸式情境、设计交互式任务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实践过程中,需正视技术应用形式化、教师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理念更新、培训支持与个性化指导,推动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春礼 . 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D]. 西南大学 , 2023.004004.

[2] 魏小杰 . 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J]. 试题与研究 ,2024, (34): 144-146.

[3] 何少娟.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J]. 中小学电教( 教学 ), 2024, (11):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