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民间美术资源助力小学美术教学
方强
重庆市大足区经开小学 400900
引言:
当下教学工作强调创新,所以教师在教学形式与内容编排方面可将传统民间美术形式融入其中,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或开展实践教学,这样可以助力学生掌握更多传统文化知识并能在学习与实践里灵活运用。那么在教师的悉心讲解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切身体验之下也可以让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传承与利用,从而充分彰显民间艺术的价值。
一、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当下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状况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尽管有超六成的小学美术教师表达了将民间美术引入课堂教学的意愿,但在实际教学操作里受限于系统教学资源与方法的匮乏,真正将民间美术融入课堂的教师比例不足三成。民间美术资源像剪纸、泥塑、年画等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审美价值,它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的珍贵资源。以剪纸艺术为例,学生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除了可以更好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之外还可以又能深入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然而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面临着不少挑战。因为民间美术资源传承人日益减少,这就导致相关技艺的传承面临困境。而且现代教育体系对传统艺术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也使得民间美术资源难以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所以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教师可以结合项目式学习和情境教学法来把民间美术资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使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民间美术资源助力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民间美术资源
小学美术教师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去深入挖掘民间美术资源,教师可以深入乡村社区,拜访民间艺人,广泛收集并整理当地具有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像剪纸、泥塑、年画、刺绣等以此构建校本资源库。教师还可以实地考察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中的美术表现形式,比如在春节观察贴年画的习俗,中秋了解做花灯的技艺,端午探究制香囊的方法,从而获取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不仅如此教师可以借助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那里收藏着丰富的民间美术作品,教师能从中搜集整理相关的图片、影像资料[1]。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邀请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大师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与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教师还能组织学生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结合互联网技术创建民间美术数字资源平台,汇聚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方便师生随时查阅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民间美术里色彩运用、构图布局、造型特点等艺术元素,剖析其美学价值与文化象征意义。那么教师通过系统梳理不同地域民间美术的风格特色与历史演变可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在教学设计时可依据题材、技法、区域等方式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分类,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入课堂,丰富教学的内容。
(二)充分利用民间美术形式
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思维与艺术品鉴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所以在讲解各类美术作品时教师应着重拓展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民间美术的多样形式来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结合不同年代的时间与空间背景为学生全面阐释民间美术的价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进而培养他们的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对不同的民间美术作品做出准确辨析。在当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将民间艺术融入美术课堂,这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拓展性的为学生讲解民间美术现存作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对古人的智慧心生敬佩。以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剪纸”艺术为例,教师可以展示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类剪纸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更多样的美术形式。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自己认为的美术形式,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2]。比如筹备婚礼或过年时人们会张贴用剪纸制作的喜字、福字。将传统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在师生的良好互动中小学生会更加留意生活中的美术元素,积累更多的民间美术知识。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三)不断传承民间美术精神
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民间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乐观生活态度、朴素美学观念以及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在学生感受到其所蕴含的美术精神之后他们也能够更好的进行传承。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地完成作品,体会精益求精的价值。然后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在探讨中体会到美术精神,让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以人教版教材中的民间面塑教学为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天津泥人张彩塑、山西面塑等不同地区的代表性面塑作品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各地面塑的风格特点与文化差异。教师可以为其讲述面塑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其与农耕节庆、民俗活动的关联。然后如果条件充分的话教师还可以邀请当地面塑艺人进课堂,让其展示传统技艺,分享学艺与创作经历。那么采取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有利于民间美术精神的传承。
结束语:
总之,小学美术知识是学生踏入艺术世界的起点,从思维启蒙阶段起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美术知识的契机,所以教师应该广泛利用民间美术资源,引导他们认识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以此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力,这在一定程度也有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徐胜男 . 巧用民间美术资源 , 助力小学美术教学——论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16):14-16.
[2] 夏凤凤 . 巧用民间美术资源助力小学美术教学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六).新疆巴里坤县第一中学 ;,2023:60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