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史料实证素养培育下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张玲

合肥市西安路学校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史料运用单一、教学方式浅表化等问题,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因此,探索史料实证素养培育下的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度教学强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本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历史、感悟历史。本文将从精选史料、巧设问题和创设情境三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的具体策略。

1 精选史料筑根基,多元呈现促理解

在历史学习的日常实践中,教师常常发现选取恰当的史料如同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它是学生走进过往世界的入口。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教师筛选史料必须紧密贴合他们的理解水平同时呼应具体教学主题,确保内容既精炼又富有意义。以代表性为例,这类素材能精准勾勒历史事件的核心轮廓,比如翻阅《秦始皇统一六国》相关记录时,诏书原文或疆域地图立刻就能让学生体会到秦朝统一的宏大场景及其深远影响,从而在脑海中构建起清晰的历史脉络图景。真实性则构成了史料价值的根基,因为虚假信息会扭曲学生对过去的认知,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展示真实证据,更要教会学生主动质疑和验证——例如,面对《鸦片战争》的起因描述,对比中英双方的不同叙述让学生亲自挖掘其中的矛盾点,意识到历史书写可能掺杂偏见,进而锻炼出多维度审视问题的批判眼光。启发性史料的作用尤其突出,它们像火花一样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不妨引入有争议的片段来推动深度讨论,拿《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个问题来说,提供多元文献和评论后,学生就能结合知识储备展开辩论,这不单提升了分析技能还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

2 巧设问题引思考,史料剖析提能力

有效培养学生处理历史原始记录的能力,要求教师系统传授特定的操作路径。引导学生面对文本材料时,教师需引导学习者完成从全景扫描到显微观察的认知切换,深入识别材料中的符号性语言与核心表达。阅读涉及“五四运动”的文档时,学生能够直接捕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这类高度凝练的诉求标语,它们清晰指向该运动的斗争焦点与集体呼声。解读史料价值的关键在于理解其生成背景与观察视角;不同来源、不同立场的记录者,对同一历史场景的描述与评判必然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必须促使学生审视文本的创作者身份、文件形成年代及其所处的特定历史情境,以此作为评估该材料可信度与局限性的基础。分析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文献即是一例:若材料出自英国政府机构,其内容倾向往往包含对殖民地抗争行动的贬抑与片面描述;反之,若文件源自美国独立运动的核心人物群体,则可能突出自身行动的正当性与历史贡献。这种对史料根源的批判性检视,有助于学习者建立更为平衡的历史认知框架。史料教学最终应指向实际运用能力的锻造,教师可通过组织围绕特定历史命题的研讨或论辩活动,促使学生将习得的原始证据嵌入自身论述体系,锻炼其逻辑构建与观点陈述的技巧。讨论“洋务运动是否成功”这类命题时,学生需要分别援引反映该运动积极成果(如技术引进、近代工业萌芽)与内在困境(如制度束缚、实效局限)的具体档案记载,以此支撑各自对历史事件效度的不同判断。贯穿上述环节的深度史料剖析训练,其核心目标在于显著提升学习者的历史思维品质及其基于证据复原历史图景的实证素养,使其逐步掌握运用历史方法论理解过往的基本能力。

3 创设情境激兴趣,史料运用育素养

初中历史课堂追求深度,离不开精心构建的情境。生动有趣的历史场景能点燃学生热情,促使其沉浸于过往时空。教师依据教学核心与学生特质,可设计多元情境模式。将历史事件编织为引人入胜的叙事是一种有效方式。“玄武门之变”的讲解便是一个例子,教师通过讲述李世民如何经由此次事件登上帝位的故事,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对这段历史产生浓厚探究欲。人物模拟是另一种强有力的情境。让学生化身特定历史角色,亲身经历事件进程。围绕“重庆谈判”的学习,教师可安排学生分别扮演毛泽东、蒋介石等关键人物,重现谈判现场。学生在这种模拟中,得以理解谈判的缘起、经过与结局,切身体会历史人物决策的智慧与面临的重重困境。情境的创设并非终点,核心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史料解答问题,提升其史料分析能力。设想一个场景:“假设你是唐朝商人,如何进行贸易活动?”紧随其后,教师应提供相关史料支撑,例如描绘唐朝商业城市布局的地图,展示唐朝流通的货币实物或图像。学生必须整合这些一手证据,剖析唐朝商业繁荣的特征与根基,进而规划自身在那个时代的贸易策略。此过程不仅深化了对唐朝商业运作的认知,更关键的是训练了运用原始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史料实证能力自然得到锤炼。

综上所述:史料实证素养培育下的初中历史深度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精选史料、巧设问题和创设情境等教学策略,能够为学生搭建起深入学习历史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提高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慧玲 . 深度教学视野下初中历史课堂构建与探索 [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3, (35): 37-38.

[2] 余良 . 家国情怀导向的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策略 [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3, (26): 45-46.

[3] 施丽莎 .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J]. 华夏教师 ,2023, (08): 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