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陈小燕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第四小学 615000
引言: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衡量学生发展质量和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与创造实践等方面的有机统一,这对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部分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仍停留在单纯的技能传授和歌曲背诵阶段,忽视了学生个性化表达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歌唱教学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音准、节奏等基础技能,更要注重通过歌唱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体验和合作意识。因此,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策略,不仅是落实新课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课堂实效性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将结合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歌唱教学进行深入分析与实践策略研究。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价值与定位
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小学音乐课堂的歌唱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音乐技能培养,而是要通过歌曲教学促进学生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歌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课程的主体内容,应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注重个体兴趣与潜能的激发,凸显课堂的人文价值与育人功能。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与节奏,还能够在演唱过程中渗透音乐文化背景知识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愉悦的歌唱活动中不断提升音乐理解与审美素养。
1.1 歌唱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
歌唱活动是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通过歌唱,学生能够在声音的流动与旋律的变化中获得审美愉悦,进而提升感受美与表现美的能力。同时,歌唱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唱与小组合作演唱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也能得到锻炼。此外,歌唱教学还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变奏、即兴表演等形式的歌唱实践,使他们在表达个性化音乐理解的同时增强创造能力,从而推动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
1.2 核心素养导向下歌唱教学的课程定位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歌唱教学应当由“技能训练”向“素养培育”转变。课程定位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演唱方法与声乐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歌唱活动学会欣赏音乐、表达情感、理解文化并进行创造。歌唱课程应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结合语文中的诗词吟唱、历史中的民俗文化、艺术中的舞蹈律动,构建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格局。这种定位能够使歌唱教学超越音乐课堂本身,成为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尽管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首先,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单向传授,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导致课堂氛围单调,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热情。其次,歌唱教材的选择较为单一,往往局限于经典歌曲的模仿与背诵,缺乏对学生兴趣和个性化需求的关注,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再次,课堂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重结果轻过程,忽略了对学生情感体验、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的考察。
2.1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要求存在脱节
目前部分学校在歌唱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仍然以“会唱几首歌曲”为主要标准,忽略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多维要求。这种单一目标的导向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歌唱教学的育人价值,学生虽然能够完成歌曲演唱,却难以实现对音乐的深层次理解与审美体验。
2.2 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活力不足
在教学方法上,部分教师依然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集体合唱”的单向传递模式,缺乏互动与创新。学生在这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下,很难形成主动探究与创造的意识,课堂缺乏活力与情感的共鸣。尤其是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如果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2.3 教学资源与评价体系不健全
歌唱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如伴奏、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但在一些学校,资源配备不足或更新不及时,限制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评价体系过于强调学生的演唱结果,缺乏对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的考察,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实践策略
要推动核心素养在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中的有效落实,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首先,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审美体验与情感表达,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表现的平台。其次,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信息技术和跨学科资源,丰富歌唱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再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综合素养的考察,促进其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在合唱或分组演唱中实现共同进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虚拟伴奏、音乐游戏和互动软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通过跨学科融合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在理解歌曲的同时加深对历史、文学与艺术的综合认知。
四、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强调在歌唱活动中实现审美、情感、文化与创造力的统一。通过转变课程定位、优化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和完善评价体系,教师能够推动课堂由“技能型”向“素养型”转变,从而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仅“会唱歌”,更能“懂音乐、爱音乐、用音乐”。未来,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与智能化手段的运用,探索个性化学习与多元评价的新模式,同时注重与社会文化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音乐体验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发挥课程的审美教育与人文熏陶功能,最终实现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惠歆誉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教学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4,(34):132-134.
[2] 卢程 . 核心素养导向下音乐课堂的跨学科融合——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应用绘本的方法 [J]. 琴童 ,2024,(22):51-53.
[3] 尤雅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J]. 琴童 ,2024,(09):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