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钢铁厂电气设备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作者

王晓畅 王冬 李建军

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215600

引言:电气系统是钢铁厂的“神经系统”和“动力心脏”,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高炉、转炉、连铸、轧机等核心产线的连续生产,钢铁厂恶劣的工况导致电气设备(如大型电机、变压器、配电柜、变频驱动系统)易发生绝缘老化、过热、振动异常、局部放电等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往往造成大面积停产,经济损失巨大,传统的故障诊断主要依赖定期巡检、离线测试和事后维修,存在检测周期长、故障发现滞后、诊断精度低、过度依赖专家经验等问题,随着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的推进,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化的故障诊断系统,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感知、故障的早期预警和精准定位,已成为钢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提升运营效率的迫切需求。

一、系统总体架构

1. 感知端

本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在关键电气设备上部署了多种类型的传感器,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温度传感器包括红外测温、光纤测温及 PT100,用于实时监测变压器油温、绕组温度、开关触头温度以及电缆接头温度,确保设备在安全温度范围内运行,振动传感器(加速度计)则安装在电机、风机和泵等旋转设备的关键部位,如轴承和转子,用于捕捉设备的振动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振动信号,电流 / 电压互感器采集三相电流、电压及其谐波成分、功率因数等电气参数,提供详细的电力负载信息,局部放电传感器(高频电流互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变压器和开关柜内部的局部放电现象,提前预警绝缘劣化问题。

2. 边缘计算层

边缘计算层在车间或区域部署边缘计算网关或服务器,承担数据采集与预处理、边缘智能分析以及数据缓存与转发的重要功能,首先该层汇聚来自各类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信号调理、滤波、去噪和时间同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其次边缘计算层运行轻量化的诊断算法,如阈值报警、简单模式识别和 FFT 频谱分析,实现实时性要求高的初步诊断和快速告警,例如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或振动超标时立即触发报警,减轻云端负担并提高响应速度。

3. 云计算平台层

云计算平台层建立在企业私有云或混合云之上,是整个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核心部分,数据存储中心采用时序数据库(如 InfluxDB)和关系数据库,存储海量历史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坚实基础,AI 模型训练与推理引擎利用机器学习(如 SVM、随机森林)和深度学习(如 CNN、LSTM)算法,基于历史数据和专家知识库,训练故障特征提取、分类和预测模型,云端进行复杂的模型推理,实现精准诊断,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故障原因,智能诊断与分析系统提供了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健康度评估、趋势预测和报告生成等核心功能,支持多维度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二、关键技术与功能实现

(一)多源信息融合策略

为克服单一传感器监测的局限性,提升故障诊断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本系统采用多源信息融合策略,该策略同步采集电气设备的电气参数(电流、电压、谐波)、机械状态(振动加速度、频谱)、热状态(表面及内部温度)、化学状态(绝缘油中溶解气体、SF6 气体密度)以及视觉信息(红外热像、可见光图像),构建多维度数据集,在边缘层和云端,利用数据融合算法(如 D-S 证据理论、模糊积分或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级融合),将来自不同物理量、不同位置的异构数据进行关联、互补与综合分析,比如当电流谐波异常升高时,结合振动频谱中特定频率成分的增强和红外热像中对应部位的温升,可更可靠地诊断为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显著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实现对复杂故障的精准定位。

(二)基于AI 的故障诊断模型构建策略

本系统采用“特征工程 + 机器学习 / 深度学习”相结合的诊断模型构建策略,首先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包括时域统计特征(均值、方差、峭度)、频域特征(FFT 主频、边带频率)和时频域特征(小波能量熵)等;随后利用历史标注数据(正常、各类故障样本)训练分类模型,对于结构化特征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等经典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高效分类,对于原始信号或图像数据,则应用深度学习模型:卷积神经网络(CNN)直接处理振动信号频谱图或红外热像图,自动学习空间特征;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捕捉设备性能退化趋势,模型在云端持续训练与优化,确保诊断能力随数据积累而不断提升。

(三)设备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性维护策略

系统实施基于健康指数(Health Index, HI)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首先综合多源监测数据和 AI 诊断结果,加权融合或数据驱动建模(如自组织映射SOM、高斯过程回归GPR)计算设备的实时健康指数,量化其健康状况(如0-100 分);进而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如 ARIMA、LSTM)分析健康指数的退化轨迹,预测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 RUL),基于健康评估与寿命预测结果,系统自动生成预测性维护建议,包括维护优先级、推荐维护内容和最佳维护窗口期,该策略变被动响应为主动规划,优化维护资源分配,最大限度延长设备可用时间,降低突发故障风险和维护总成本。

结论

本文设计的钢铁厂电气设备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融合了工业物联网、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覆盖关键电气设备的“端 - 边 - 云”协同诊断体系,该系统能够实现设备状态的全面感知、故障的精准识别与智能预警,有力推动了钢铁企业设备维护模式从“事后维修”、“定期维护”向“预测性维护”的转型升级,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是钢铁企业实现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李宁 , 李月虎 . 浅谈钢铁企业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 [J]. 科技与企业 ,2014(20):1.DOI:10.3969/j.issn.1004-9207.2014.20.167.

[2] 王存 . 探究钢铁企业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和维护方案 [J]. 2020.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0.18.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