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安全中的加密技术研究
陈锐
武汉安域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430070
1 引言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社会,数据已成为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后的重要生产要素,政企业务数据与公众个人信息均需长期安全保存。然而,近年来全球频发的数据泄露、入侵攻击和勒索软件事件,造成严重经济与社会影响。在此背景下,加密技术凭借将明文转化为密文的能力,有效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抗篡改性,成为数据存储安全体系的核心。因此,系统梳理加密技术类型、应用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 数据存储安全风险分析
2.1 多样化的数据存储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存储方式已由传统的本地化部署演变为多元化格局,主要包括本地磁盘存储、云存储和分布式存储。本地磁盘存储依托个人计算机、企业级存储阵列或服务器,数据保存在用户自有物理环境中,安全机制和访问策略可自主控制。云存储涵盖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具备弹性扩展和低运维成本的优势,但在安全性上依赖云服务商的防护能力。分布式存储系统(如 IPFS)通过文件分片与多节点分布式存储,提升了容灾能力与可用性,并降低了单点故障风险。
2.2 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
在不同的存储模式下,数据安全面临多类潜在威胁。最常见的是数据泄露,既可能源于外部黑客入侵,也可能由内部人员恶意泄密或权限滥用;非法访问则表现为未授权主体绕过认证机制获取敏感信息;恶意篡改多指攻击者或内部人员对数据进行未授权修改,破坏其完整性;此外,数据丢失也不可忽视,可能由硬件故障、误操作或自然灾害等引发。这些威胁通常通过系统漏洞利用、社会工程攻击或不安全传输通道得以实现,一旦发生,将对数据资产和业务连续性构成严重影响。
2.3 数据存储的安全需求
针对上述威胁,数据存储安全体系需满足四项核心需求:机密性,防止未授权访问数据;完整性,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或损坏;可用性,保障业务需要时数据可可靠、及时访问,并具备容错与容灾能力;可审计性,通过记录和追踪访问与操作,实现事件溯源与责任追究。这些要求既是存储系统设计的基础,也符合行业法规与安全合规标准,直接关系到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
3. 加密技术类型与应用分析
3.1 对称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与解密,典型算法包括 AES、DES 及我国自主算法 SM4。 AES 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高级加密标准,美国自 2001年起将 AES-256 作为联邦数据保护的强制标准,并被国家安全局(NSA)用于机密文件加密。在国内,SM4 广泛应用于银行卡芯片、政务信息平台及国产移动终端的数据保护,2017 年工信部还发布了基于 SM4 的商用密码应用接口规范(GM/T 0002-2012)。
3.2 非对称加密技术
非对称加密使用一对公钥和私钥进行加解密,典型算法包括 RSA、ECC及我国自主算法 SM2。OpenSSL 与 GnuPG 等国际主流加密库均实现了 RSA 和ECC 算法。以阿里云为例,其“内容分发加速 +SSL”服务采用 ECC 证书实现HTTPS 加密与身份认证,显著提升了握手效率。在国内,电子政务外网加密系统广泛使用 SM2 完成身份认证与数字签名,如公安部户籍管理系统的跨区域数据交换即依赖SM2 保证签名的真实性与安全性。
3.3 混合加密技术
混合加密结合了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优势,通常使用非对称加密安全传输会话密钥,再利用对称加密高效处理大规模数据。例如,微信消息加密机制采用 AES 对内容加密,并以 RSA 加密对称密钥,实现了传输安全与性能的平衡。在跨境电商支付系统中,混合加密配合 TLS 协议保护支付数据,确保用户银行卡信息在跨国传输过程中不被截获。
3.4 新兴加密技术
同态加密可在加密状态下直接对数据进行运算,例如 IBM 在其云平台中推出的“同态加密工具包”,支持企业在云端分析数据而无需暴露明文内容。属性基加密(ABE)已在医疗数据共享中实现应用,如清华大学与某三甲医院通过 ABE 实现医疗影像数据在医生与专家间的基于权限共享。后量子密码学正进入标准化阶段,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于 2022 年公布了首批抗量子算法入选名单,包括 CRYSTALS‑Kyber 等,现已在部分国际加密通信测试网络中试运行。
4 基于加密技术的数据存储安全应用分析
4.1 本地存储安全应用
在国内,多家终端设备厂商已经在硬件和操作系统层面集成了全盘加密功能。以华为为例,其商用笔记本产品配备的“安全芯 + 全盘加密”技术,基于国产密码算法 SM4 对硬盘进行透明加密,确保企业级用户在设备丢失的情况下数据无法被非法读取。浪潮服务器在政务系统部署中往往结合固件级安全模块(TPM),配合国产加密芯片实现服务器本地磁盘的全生命周期加密管理,这在山东、江苏等地方政府政务云机房中已有落地应用。
4.2 云存储加密应用
国内主要云服务商已推出符合《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的云存储加密方案。阿里云对象存储服务(OSS)支持国密 SM4 与 AES‑256,并结合密钥管理服务(KMS)集中管理密钥。浙江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迁移至阿里云时,采用客户端 SM4 加密与服务端 KMS 双重保护,确保数据“上云不露明文”。腾讯云COS 在与贵州电信政务云合作中,为全省电子政务外网提供端到端加密与密钥托管,保障跨部门数据调用安全。
4.3 分布式存储与区块链结合
区块链和分布式存储的结合在国内金融和政务领域应用快速增长。微众银行在其 FATE(联邦 AI 技术引擎)平台中,基于区块链实现数据访问审计,结合多方安全计算和 SM4 加密分布式存储,实现跨银行、保险、征信机构的数据联合建模,广泛应用于个人信用评估与金融风控。国家电网在数据备份项目中引入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文件系统,采用国密 SM 算法对分片数据进行加密,提升了能源行业关键数据的完整性和容灾能力。
4.4 密钥管理与访问控制
在密钥管理与访问控制方面,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和政企单位已构建符合国家密码管理要求的企业级KMS 体系。中国工商银行在全国核心业务系统中部署自主研发的集中密钥管理平台,采用国密 SM2/SM4 算法进行密钥生成、分发、轮换与撤销,并结合银联认证体系实现跨数据中心多因素认证与访问控制。中国移动在 5G 核心网数据存储平台中,引入硬件安全模块(HSM),对用户资料数据(UDM)进行加密存储和权限分级,有效降低因内部操作或入侵导致的数据泄露风险。
5 结语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背景下,数据已成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资源,其存储安全事关完整性与可用性。本文结合存储模式、主要威胁与安全需求,探讨了多类加密技术及国内案例。结果表明,对称、非对称与混合加密优势互补,同态加密、属性基加密和后量子密码学为未来复杂应用提供新思路。未来应推广国密算法,完善密钥管理,推进加密技术与云计算、区块链、隐私计算融合,并强化合规与标准建设,实现技术与管理双驱动下的安全可信数据存储。
参考文献:
[1] 周洁 , 臧敦刚 . 金融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J].现代经济探讨 ,2025,(09):26-38.
[2] 张媛 . 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存储与共享机制研究 [J]. 软件 ,2025,46(07):149-151.
[3] 陈丽娟 .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探讨 [J]. 中国宽带 ,2025,21(01):34-36.
姓名:陈锐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湖北省阳新县
出生年月日:1995.8.13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等级保护、商密评估
所在单位:武汉安域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