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背景下民族地区初中彝语文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作者

李阿呷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向荣中学 616750

引言:

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彝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在保障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同时,推动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彝语作为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语言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国家政策的引导,彝语文教学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需要保证彝族语言和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又需要适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确保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有效沟通与学习。因此,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创新教学策略,提升彝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成为民族地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民族地区初中彝语文教学现状与挑战

在民族地区,尤其是彝族地区,初中阶段的彝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设施存在差距,导致彝语文教学的质量不尽人意。教育资源的不足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支持与辅助,致使教育质量未能达到预期。其次,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很多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的流动和变动增加了教学的不稳定性,使得课程的连贯性和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此外,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的深入实施,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使用汉语,彝语的使用频率和环境逐渐减少,导致学生对彝语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下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彝语文教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亟需通过创新教学策略来提高其教学效果,确保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背景下的教学策略创新

为了应对当前民族地区初中彝语文教学中的困境,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策略创新。首先,在教材内容上,应加强民族语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彝语文教材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知识的传授,还应结合彝族传统文化元素,如民间故事、诗歌、传统节日等,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感知和理解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将民族文化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其次,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样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教师应当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语言应用能力。例如,可以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彝语的理解与运用。再次,教师的培训与能力提升也是关键。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彝语基础,还需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力。因此,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彝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三、彝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在传统的彝语文教学中,评价方式往往过于单一,主要依赖于期末考试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应通过日常作业、课堂表现、语言运用能力等多维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多维度的评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与语言水平。其次,可以引入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形式,促使学生在互动和反思中不断提升语言能力。通过同伴评价,学生可以从他人的学习中得到启发,而自我评价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提高的动力。此外,基于信息技术的评价工具,如学习管理平台和智能化评价系统,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帮助其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这种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家校合作与社区支持

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长和社会的参与同样至关重要。在彝语文教学中,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学校应当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鼓励家长支持学生的语言学习,同时为家长提供相关的语言培训,提高其文化素养。通过家庭的支持和教育,学生能够在课外得到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此外,社区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应发挥其在语言传承中的作用。通过组织社区活动、民族节庆等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中运用彝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社区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和生动的语言使用场景,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语言,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从而推动彝语文教育的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下,民族地区初中彝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为其创新提供了机遇。通过优化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设多元化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以及促进家校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彝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教育资源的逐步改善,民族地区的彝语文教学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推动彝语文教学在文化传承和教育现代化中的双重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梁小蓉 , 赵云涛 , 谭文旗 . 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4,41(04):109-112.

[2] 詹超 .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C]// 北京国际交流协会 .2024年教育创新与经验交流年终研讨会论文集 . 都昌县东湖中学 ;,2024:481-484.DOI:10.26914/c.cnkihy.2024.055529.

[3] 丁培培 .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文本解读的创新策略与应用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34):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