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全面语法系统教学及其有效策略对读后续写的支持

作者

陈秀娟 韩东明

广东实验中学

一.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语言能力在有效沟通和学术成就中占据核心地位。其中,语法作为构建沟通结构的基础,对于提升高中学生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实施全面的语法系统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刻不容缓的。精准的语法使用对于构建有意义、连贯的句子至关重要。它确保思想能够准确传达,促进清晰的沟通,避免误解。研究表明,语法熟练度对于写作和口语交流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例如,雇主在评估潜在雇员的书面材料(如报告、电子邮件和提案)时,重视良好的语法技巧。除了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外,语言习得的研究也突显了语法的重要性。根据 Ellis 和 Larsen-Freeman(2009)的研究,语法在语言习得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它提供了有效沟通所必需的基本结构和模式。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的能力使学习者能够应对语言的复杂性,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高中阶段引入全面的语法系统对于提高语言能力具有巨大潜力。通过建立系统化的语法教学和强化语法技巧的方法,学生可以发展准确的语言使用基础。这将使他们在学术写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参与有意义的对话,并自信地在不同情境中表达自己。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培养强大的语法技巧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在应对日益复杂的学术任务和沟通情境方面面临着挑战。例如,在高考读后续写中,学生不仅需要设计合理的情节,还需运用准确、生动且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在接下来的部分,本文将详细探讨根 作评价标准中对写作部分的要求,结合笔者平日教学和高考评卷中观察到高 挑战,阐述在读后续写的教学当中引入全面的语法系统的重要性,探讨有效的语法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然后给出备考高考读后续写和平日课堂写作中教学和强化语法技巧的策略。

二.高中学生发展语法技能所面临的挑战:

高中学生在发展语法技能方面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复杂的句子结构、微妙的语法规则以及需要精确语言运用的需求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困惑,从而导致理解和准确运用语法规则方面存在困难。此外,学术写作的要求日益增加,不同学科领域中专用语言的使用进一步阻碍了学生在语法熟练度方面的进展;反过来,对语法的掌控程度又是学生语言输出质量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标准。

国内英语高考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明确规定了语法要求,以最高分三档的具体要求为例,详见《2023 年高考英语评分标准》(部分)。

根据表格的描述,我们可以将语法的要求总结为三个关键方面:句子层面的准确性、恰当性和多样性。 高考的实际评卷中,这个标准也会具体化,如笔者根据自己参加 2022 年高考评卷培训和实践中总结的其中两点:“一是在低分学生中,通篇基本句子结构出问题的,就没有达到及格的要求。其中“双谓”是一个典型的学生容易犯的问题,指的是单句中存在多于一个或者一套谓语动词。二是在较高分学生中,也存在为了追求句子复杂度,不顾语用和表意,堆砌句型的突出问题,离自然流畅的表达还有很大差距。例如,为了增加表达的多样性,学生可能会将不必要的句子改为被动句,滥用由which 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故意构造冗长且复杂的句子,而这些句子实际上并无必要,这些问题均反映出在语法学习过程中存在极端和错误的倾向。

实际上,国际考试中对语法的要求也有类似的表述,以下是雅思考试写作评分标准(来自雅思中国官网),以学术类 Task 2 中 7-9 分为例。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能准确和恰当地使用丰富的词汇,能自然使用并掌握负责的词汇特征”“使用丰富多样的句子结构,具有完全的灵活性和掌控力”“大多数句子准确无误,不影响交际”等等的描述,甚至还特地提及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 国际上也对学生写作语言的突出问题进行过整理,比如Ferris 和Hedgcock(2014)指出,学生通常在诸如主谓一致、动词时态一致性和句子结构连贯性等问题上遇到困难。这些挑战突显了需要采用针对这些具体困难并支持学生发展语法的有效教学策略的需求。

对比梳理两个写作的评分标准,笔者把对写作的要求概括为“先准确得体,后丰富灵活”,背后考察的是考生对整个语法系统的掌控力。

三、全面语法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全面的语法系统包括许多关键组成部分,有助于实现有效的语法教学。它包括对语法规则和结构的明确教学,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解释和示例。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练习活动,如句子合并练习和错误更正任务,有助于强化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应用。在教材中加入真实而情境化的例子,让学生将语法与实际语言使用联系起来,促进对语法概念的深入理解。此外,培养元语言意识,让学生反思和分析语言形式和功能,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法熟练度。Larsen-Freeman(2017)强调了将语用元素纳入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理解语法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在实际教学中,鉴于语法规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建议教师首先为学生整理一份语法体系概览,明确各语法点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语法体系框架。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语法进行定位和理解。比如,像网络教师李辉(2020)在高考备考前对整个语法系统进行梳理:

“英语语法研究词法和句 实词研究名动形副数,虚词研究冠代介感连。实词 态、语态、语气和主谓致;非谓语动词 去分词。以词构句,就形成句法。句法中 主谓宾补和主系表。把简单句变得更简单, 就构成倒装句,倒装句分为完全倒装和不完全倒 ,或者加上“从属连词”构成主从复合句。 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 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状语从句 让步、比较,再加上独立主格结构和强调句式,就是全部的英语语法

从上面的归纳中,我们也能得出动词谓语的教学是基 教会学生明确谓语的构成和写对五种基本句应该是形成正确的句子意识中重要的一环。根据重要性 有助于学生把语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减少结构性问题,实现低分生达标。对于已达标的学生, 过渡到更复杂句式的学习,但是学习语法结构时,教师也必须明确把语用放到更重要的地位,以减少上面提到的胡乱堆砌、生搬硬套的问题。

四.教学和强化语法技巧的策略

举个例子,被动语态的教学。除了在课堂上要学生熟悉被动语态的各种时态下的形式外,还应该对什么时候需要使用被动语态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时间去说明,比如“一是因为找不到动作的实施者或者没有必要说明动作的实施者;二是因为要强调和突出被实施动作的对象;比如在报道类应用文和通知类应用文中经常提到 :participants arerequired to do sth. 通过列举常见的应用事例以及固定的用法和句型能帮助学生树立语用意识,防止他们为了追求句子多样性而滥用语法结构。

教学和强化语法技巧的有效策略是在正式教学和交际语言活动中平衡结合的方法。Nassaji 和 Fotos(2011)强调将形式关注教学融入交际语境中,以促进有意义的语言使用和解决语法发展。先提供关于语法规则和结构的明确教学,然后进行引导式练习,帮助学生内化语法模式。同伴编辑和合作任务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真实写作情境中运用语法知识。

引入全面语法系统的意义在于,通过提供全面系统的语法结构,使学生能够从简单到深入地准确表达意思。为了更好展示全面语法系统对读后续写的支持,笔者下面以自身的教学过程加以说明,在高考的读后续写中如何加入语法的脚手架,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实现故事从简单描述到丰富具体。

在具体的读后续写任务中,笔者第一步是这样操作的:先要求他们写出正确的简单句。这里涉及一个造句能力,可以使用简单句中五种基本句式造句,核心是写出 :读后续写从第一段到第二段,先想四个动作,造四个简单句;从第二 股 到结尾, 再想四个动作, 造四 。这样基本的剧情就确定下来了,当然这里剧情的设计要 原文协同。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要有 意识地正确选用以下五种基本句式,背后需要学生对不同动词使用方法的理解 教师可以辅以这些动词使用的范例(如下图,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带双宾语的动词、带宾语宾补的动词、系动词),提醒学生选对相对应的句式。

在上述这个制造简单句的过程中,一个需要进行语法强化的点是过去式的拼写。这是因为读后续写故事讲述以一般过去时为主,所以强化不规则动词表也是高考读后续写备考中训练出扎实基础的重要一环。

完成第一步操作,得出 8 个简单句之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步— 句子拓展。在这一步里,笔者的目标是要使得简单的描述变得具体丰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增加细节,这里可以借用两个基本工具,其中一个是“,+ing”增加动词的细节,描述在主动词发生时同时发生的一些动作和展示相对应动作的逻辑关系;另外一个是“with 结构”,增加名词的一些细节。以下是三个应用举例,在这些例子中 a 是简单句,b 是进行了拓展的句子。

1a“ Where’s your spelling test paper, sweetheart?”Dad asked. 1b“ Where’s your spelling test paper, sweetheart?”Dad asked, gazing at her eagerly. 2a I closed the door. 2b Sending him off, I closed the door, cursing myself for my evil ideas. 3a I was speechless. 3b Taking a glimpse of the note, I was speechless with my tongue stuck in my mouth. 当然,拓展的方式远远不仅以上两项,还有丰富多样的方式,根据表意的需要,学生可以在他们的语法工具箱 里,寻找合适的工具加以使用。例如,以下是笔者的整理:

以上各种工具的准确使用都离不开相对应语法的扎实掌控力,如独立主格结构、定语从句、虚拟语气等等。有前期扎实的语法基础和功底,才能更好地在这个阶段输入和应用。

五、语法教学在读后续写应用中的步骤

有效的语法教学可以归纳为以下五步——明确教学、引导练习、句子合并练习、实际场景中的运用及评估和监控语法进展。

笔者以高中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个具体语法主题—虚拟语气作为例子。虚拟语气可以表达说话者的后悔、愿望等情绪。教授虚拟语气需要结合明确的教学、引导式练习以及有意义的应用。1 明确教学:首先清晰地解释虚拟语气是什么,以及它们在增强句子结构和表达说话者情绪方面的作用。讨论用于虚拟语气的不同类型的引导词、结构词以及它们的用法规则。

示例:" 虚拟语气表示说话人所说的不是事实,而是一种假设、愿望、建议、怀疑或者推断。比如 If youhadn’t got up so late, you should have finished your homework. 这个句子表示假设,也有包含一点责备之意。

2 引导练习:让学生参与引导练习活动,以巩固他们对虚拟语气的理解。提供有空缺的句子,学生需要填入适当的结构词完成虚拟语气句。

Example:“If I _earlier yesterday, that kid _saved.

3 句子合并练习:通过句子改写练习,引导学生有效地运用虚拟语气来增强句子的结构和连贯性。

Example:“You didn’t repair the house yesterday, so it is wet now.” →“If you had repaired the house yesterday, it wouldn’t have been so wet.”

4 实际场景中的运用:

比如在故事《修理工》中,“我”耳环丢了,“我”怀疑是来家里的修理工顺走的,后面才发现不是,不仅如此,修理工还将她不小心多给的费用主动归还,让“我”后悔自己带着有色眼镜看人。

这里根据续写第一段的首句“Now I’m recollecting the incident as I write.”, 得知需要续写的部分有“我”的后 悔之意,刚好可以用上虚拟语气。这里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虚拟语气根据上下文造句,表达上面提到的意思。 参考答案 :I wouldn’t have noticed that a huge a missing if he hadn’t pointed out my mistake.I just cannot help blaming myself for my thoughts at that time when I had imagined him stealing the gadgets or my jewels.

5 评估和监控语法进展:

埃利斯(2009)指出,在语法练习中提供纠错反馈使学生能够注意到并纠正错误,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法准确性。评估和监控语法进展对于确定学生的优势和改进领域至关重要。通过征集书面和口头样本,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语法使用情况,识别经常出错和需要额外教导的领域。使用评分表和清单分析学生的作品,为评估语法熟练程度提供客观准则。此外,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估,如语法测验或简答任务,来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语法的理解。根据评估结果提供定期反馈和个性化教导,支持学生的语法发展。

例如,上面虚拟语气的造句写作,学生容易在 wouldn’t have done 和 wouldn’t do 之间混淆,所以可以设置以下的改错任务,要求他们识别和修正错误。

Example:“Had it not been for Trucker, Jim wouldn’t drag himself out of sadness and strengthen his resolve as a firefighter!”→“Had it not been for Trucker, Jim wouldn’t have dragged himself out of sadness and strengthened his resolve as a firefighter!”

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持续的练习、反馈和强化,学生将能够巩固对特定语法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六、结论:

全面的语法系统在支持高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读后续写这一任务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每个语法知识点与写作任务之间的关联,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法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通过解决学生所面对的挑战,整合必要的组成部分,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实施适当的评估方法,教师可以培养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语法发展。通过语法系统的实际应用,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实现有效沟通,不仅仅把读后续写这个任务完成好,并且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

[1] Ellis, R., & Larsen-Freeman, D. (2009). Language acquisition as rational contingency learning. Applied Linguistics, 30(3), 463-492.

[2] Ferris, D.R., & Hedgcock, J.S. (2014). Teaching L2 Composition: Purpose, Process, and Practice (3rd ed.). Routledge.

[3] Larsen-Freeman, D. (2017). Pragma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In Hinkel, E.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lume III. Routledge.

[4]Nassaji, H., & Fotos, S. (2011). Teaching Grammar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Integrating Form-Focused Instruction in Communicative Contexts. Routledge.

[5] Lee, J.F., & VanPatten, B. (2003). Mak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Happen. Volume 1: Direction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cGraw-Hill.

[6]IELTS. (2023 年 4 月 15 日 ). 雅 思 考 试 介 绍 [Online]. IELTS. Available from: https://www.chinaielts.org/pdf/ UOBDs_WritingT2.pdf

[7] 李辉,(2021)辉哥英语语法报菜名 [ 在线课程 ],有道精品课 .2023 年 5 月 3 日 :https://www.bilibili.com/ video/BV1jM4y1h7A4/?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本论文为 "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 2022 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立项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 2022YQJK647)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