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庆市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对教师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感知包容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王慧君
泰国博仁大学 泰国曼谷 10210 Dhurakij Pundit University Thailand Bangkok
1 研究背景
现有研究表明,高校教师在建言内容上倾向参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而在形式上多呈机械化、被动化特征,部分教师参与度低,学术委员会和教代会代表的建言多流于形式,难以有效推动学校发展(李明蔚等人,2023)。组织承诺作为教师对高校的情感依附和认同,是影响建言行为的重要因素,高承诺教师更愿意提出建设性建议,积极参与学校治理。感知包容型领导能够提供心理安全感,使教师在高组织承诺条件下更主动建言,并增强其对学校管理和决策的认同(秦峰等人,2021)。研究指出,通过提升教师组织承诺并营造包容型领导环境,不仅可增强教师建言行为,还可优化高校内部治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2 名词释义
(1). 组织承诺:组织承诺指员工对所在组织的企业文化认可,以及由此伴随而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杨宝琰等人,2023)。
(2). 建言行为:建言行为是一种以改善工作和组织环境为目的,以变革为导向,主动向组织提出建设性构想、建议或意见的人际沟通行为 (Liang et al.,2012)。
(3). 感知包容型领导:包容型领导指领导者在组织管理过程中表现出的开放、易接近的领导特质和尊重、肯定、包容员工,并且与员工共享工作成果、实现利益共赢的领导行为(姚明晖、李元旭,2014)。
3 研究假设
3.1 组织承诺对建言行为的影响
组织承诺指个体对组织目标、价值观及归属关系的认同和情感依附,是驱动教师积极行为的重要因素(黄林、黄敏,2016)。在高校情境中,高组织承诺教师将自身利益与学校利益紧密联系,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支持学校发展(龚婧,2020),从而在工作中表现出更积极主动的行为。建言行为作为教师的重要组织公民行为,体现为基于对学校的关切和责任感,主动提出改善管理、优化流程或解决潜在问题的意见,具有促进型和抑制型两类特征(Liang etal., 2012)。研究表明,高组织承诺教师在两类建言行为中均表现出更强主动性,他们不仅积极参与学校治理和改革,也能够敏锐发现潜在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Liu et al., 2023)。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1 :中国重庆市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对建言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3.2 感知包容型领导在组织承诺与建言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
包容型领导是一种强调尊重、接纳和鼓励多元观点的领导风格,核心在于营造开放、安全和信任的工作氛围,使教师感受到被重视与理解(余瑶、李静,2024)。当教师感知领导包容性较高时,即使提出批评性或敏感意见,也更愿表达真实看法,激发建言行为(Liu et al., 2023)。在高组织承诺条件下,教师责任感和归属感增强,更倾向于主动参与学校事务并提出建设性建议。感知包容型领导提供心理安全感,降低建言风险感知,从而强化组织承诺向建言行为的正向转化;反之,缺乏包容感会抑制建言行为(Sagnak, 2017)。研究表明,包容型领导能够增强教师的组织认同和归属感,调节组织承诺与建言行为的关系,提升教师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秦峰等人,2021)。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2 :中国重庆市高校教师感知包容型领导在组织承诺与建言行为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4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教师的组织承诺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包容型领导能够正向调节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对高校管理实践提出以下启示:首先,高校应注重提升教师组织承诺,通过增强教师对学校使命、价值观的认同,培养责任感与归属感,以激发教师主动建言的积极性。其次,高校管理者应践行包容型领导,营造开放、信任和支持的组织氛围,使教师在提出意见时感到心理安全,鼓励多元化的建言行为。最后,应完善教师参与治理和建言的制度机制,如健全教代会、学术委员会和意见反馈渠道,提高建言行为的有效性,推动高校治理优化与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Liang, J., Farh, C. I., & Farh, J. L. (2012). Psychological antecedents of
promotive and prohibitive voice: A two-wave examin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5(1), 71-92.
[2] Liu, C., Wu, M., & Chen, X. (2023). A chain mediation model of inclusive
leadership and voice behavior among university teachers: evidence from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13(1), 22377.
[3] Sagnak, M. (2017). Ethic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s’Voice Behavior: The
Mediating Roles of Ethical Culture and Psychological Safety.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 17(4), 1101-1117.
[4] 余瑶、李静(2024)。包容型领导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组织支持感知与心理所有权的链式中介效应。教师教育学报,11(6), 110-120
[5] 龚婧(2020)。学校组织结构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与包容型领导的调节作用。教育科学研究,(5),53-59。
[6] 黄林、黄敏(2016)。教师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与教学绩效研究。科学与管理,36(1),60-67。
[7] 姚明晖、李元旭(2014)。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机制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31(10),6-9。
[8] 李明蔚、毛亚庆、张森(2023)。教师情绪智力,信任氛围对组织承诺的影响——跨层调节作用分析。基础教育,20(2), 28-36 。
[9] 秦峰、许芳、曹莉娜(2021)。国内包容型领导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5(2), 56-62
[10] 杨宝琰、苏少青、臧鸿瑜(2023)。养家动机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31(3),69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