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育家精神引领金融职教改革中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作者

时欣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250103

一、前言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推动下,金融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融入金融业务场景,金融服务模式、产品创新持续加速,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已从传统的知识型、技能型,向复合型、创新型、数字化人才转变。与此同时,我国金融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却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存在专业设置滞后、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在职业能力、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2023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他强调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举措,而且有助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教育家精神蕴含着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其为引领推动金融职教改革,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与核心目标。

二、教育家精神内涵与金融职教现存问题剖析

(一)教育家精神内涵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教育情怀与专业素养的融合,它包含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始终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放在首位,致力于通过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教育家精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其二,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智慧,能够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其三,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教育视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努力培养具有社会担当和家国情怀的人才。

(二)金融职教现存问题

1. 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脱节:当前金融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调整相对滞后,未能及时跟上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步伐。随着金融科技的兴起,数字货币、智能投顾、金融大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亟需专业人才,但许多院校尚未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导致培养出的学生难以满足市场对新兴金融岗位的需求。同时,部分传统金融专业的课程内容更新缓慢,未能及时融入行业新政策、新法规和新技术,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存在较大差距。

2. 教学方法陈旧:在金融职教课堂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性。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与实践环节,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金融业务操作相结合,导致实践能力不足。

3. 实践教学薄弱:金融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校内实训设施和模拟软件相对落后,无法真实模拟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和业务流程,学生难以获得真实的实践体验;另一方面,校外实习基地数量有限,且合作不够深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辅助性工作,无法接触到核心业务,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缺乏实际金融工作经验,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指导。

三、教育家精神融入金融职教的路径探索

(一)优化课程体系

构建贴合行业需求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以金融行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和流程为依据,整合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同时,引入行业前沿知识和新技术,开设金融科技、区块链金融、智能金融等新兴课程,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设置个性化的选修课程模块,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

(二)创新教学方法

积极运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案例教学通过引入真实的金融案例,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项目教学则将实际金融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项目的策划、实施和评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情景模拟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提升职业技能。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探索适合金融职教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三)强化师资队伍

培养兼具教育家精神与专业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金融职教改革的关键。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培训、讲座、交流等方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怀和责任感,使教师真正践行教育家精神。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鼓励教师参加行业培训、企业实践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同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对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动力。

(四)加大实践教学投入

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院校与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共建实训中心、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为院校提供先进的实训设备、真实的业务场景和实践指导教师,院校为企业培养符合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加大对校内实训设施的投入,更新和完善模拟软件和实训设备,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的实训环境,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金融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论:

教育家精神为金融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领和实践指导,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加大实践教学投入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将教育家精神有效融入金融职教改革的全过程。然而,金融职教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持续推动教育家精神与金融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实现金融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金融行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教育家精神在金融职教改革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评估方法,为金融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张梦然 , 王辉 .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 [J]. 职业教育研究 ,2024(6) :45-50

[2] 陈静 . 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12) :87-92

[3] 李华 . 校企合作视角下金融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J]2020(15):102-107

[4] 王新庆 . 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职业教育改革路径研究 [J] 职业技术教育 ,2021(2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