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实践探索
红岩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
引言
高中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综合思维是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思维要求学生在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把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全面的地理认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存在思维片面、分析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作为一线教师,如何依据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课堂情境创设,激发综合思维兴趣
课堂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思考的关键。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和热点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例如,在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人教版教材中提到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这一典型案例。教师可以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变迁为情境背景,展示一系列图片和视频资料,包括曾经郁郁葱葱的森林、如今千沟万壑的地貌以及因水土流失导致的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床抬高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是如何发生的?它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之间又存在怎样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仿佛置身于黄土高原的环境之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激发他们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为综合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比如,在上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情境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采取植树造林、修建梯田等措施来治理水土流失,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哪些积极影响?这些措施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协同作用?学生在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多个地理要素,以及它们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案例分析教学,强化综合思维训练
案例分析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包含了大量丰富多样的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为教师开展案例分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在讲解工业区位因素时,教材中以宝山钢铁厂为例,介绍了其选址的区位优势。教师可以以此案例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宝山钢铁厂选址时考虑了哪些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及随着时间推移,哪些因素的重要性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从资源、能源、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影响。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分享不同的观点和思路,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进一步完善对工业区位因素的综合认识。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梳理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强化综合思维的训练。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身边的地理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综合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地理实验操作,深化综合思维理解
地理实验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理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地理过程,直观地观察地理现象,从而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综合思维能力。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一些简单的地理实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活动。例如,在讲解热力环流原理时,教材中介绍了用透明玻璃箱、热水、冰块等材料进行热力环流实验的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热水和冰块周围空气的流动情况,以及玻璃箱内烟雾的扩散方向。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以及温度差异对空气运动的影响。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应用,如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等,让学生将实验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综合理解。地理实验操作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跨学科融合教学,拓展综合思维视野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视野,让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认识地理问题,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地理认知。例如,在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教材中提到了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存在明显差异。教师可以结合生物学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如何影响植物的分布和生长,进而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结合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成分和性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如何与土壤进行物质交换。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知识,介绍不同地域的人类文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影响。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学生能够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从而拓展综合思维视野,提高综合素养。在跨学科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设计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依据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课堂情境创设、案例分析教学、地理实验操作以及跨学科融合教学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究,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雪莹 . 地理实验在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中的应用 [J]. 课程教学研究 ,2023(12):78-80.
[2] 戴秀芳 . 跨学科融合视角下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路径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0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