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机电工程项目中电缆敷设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作者

王富浩

天津市东润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5

1 机电工程项目中电缆敷设技术的要点

1.1 工程概况

本机电工程项目旨在构建一套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与传输系统,涉及多个建筑区域和复杂的电气设备连接。项目规模较大,涵盖了多种类型的电缆敷设任务,包括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用途的电缆铺设,如动力电缆、控制电缆等。工程环境多样,存在室内外不同场景,且部分区域存在空间受限、电磁干扰等复杂情况,对电缆敷设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

1.2 电缆选型与检验

电缆的正确选型是确保机电工程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首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如电力负载大小、传输距离、环境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规格和型号的电缆。例如,对于大负载的动力传输,应选用截面积足够大、载流量高的电缆;在有防火要求的场所,需采用阻燃电缆。在电缆到货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检查电缆的外观是否有破损、划伤、压扁等缺陷,电缆的标识是否清晰准确,包括型号、规格、长度等信息。同时,要对电缆的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如绝缘电阻测试,确保电缆的绝缘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只有检验合格的电缆才能投入使用,以避免因电缆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

1.3 电缆敷设路径规划

合理的电缆敷设路径规划能够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同时便于日后的维护和管理。在规划路径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避开高温、潮湿、腐蚀性强等恶劣环境区域。例如,避免电缆与热力管道、给排水管道等交叉敷设,若无法避免交叉,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隔热层、隔离套管等。此外,路径应尽量选择直线,减少弯曲和分支,以降低电缆的损耗和故障风险。同时,要考虑电缆的敷设顺序,对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用途的电缆应分层敷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防止混淆。

1.4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

在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对于直埋电缆,应先开挖电缆沟,沟底应平整,无杂物和尖锐物体,以防止损伤电缆外皮。电缆敷设后,要在电缆上方覆盖一层厚度不小于 100mm 的软土或砂层,然后再用砖块或混凝土板进行保护,防止外力破坏。对于电缆桥架敷设,要确保桥架的安装牢固、平整,桥架的连接应紧密,接地良好。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得有绞拧、铠装压扁等现象。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电缆固定点,以防止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位移。对于电缆穿管敷设,要根据电缆的外径选择合适管径的保护管,保护管的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在穿管前,应在管内穿入牵引绳,然后将电缆通过牵引绳缓慢拉入管内,避免电缆与管壁摩擦受损。

1.5 电缆终端和接头制作

电缆终端和接头是电缆线路中最薄弱的环节,其制作质量直接影响电缆的运行安全。在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时,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首先,要对电缆的绝缘层进行清洁和处理,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确保绝缘性能良好。然后,要准确安装终端头和接头的附件,如密封胶、应力锥等,确保密封良好,防止水分和潮气进入电缆内部。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影响,避免在潮湿、多尘的环境中进行操作。制作完成后,要对电缆终端和接头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如耐压试验、绝缘电阻测试等,确保其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1.6 电缆敷设后的检查和试验

电缆敷设完成后,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试验。检查电缆的敷设路径是否符合规划要求,电缆的固定是否牢固,电缆的标识是否清晰准确。同时,要对电缆的电气性能进行再次测试,如绝缘电阻测试、耐压试验等,以验证电缆在敷设过程中是否受到损伤,确保电缆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在电缆投入运行前,还应进行试运行,观察电缆的运行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发热、放电等异常现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电缆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2 机电工程项目中电缆敷设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材料质量控制

电缆和相关敷设材料的质量是保证电缆敷设质量的基础。在采购电缆时,要选择信誉良好、资质合格的供应商,严格审查电缆的质量证明文件,如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检查电缆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绝缘性能、导体电阻等关键指标要满足相关标准。对于排管、桥架等敷设材料,同样要检查其材质、尺寸、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等是否达标。例如,排管的管壁厚度、桥架的承载能力等都要符合设计规定。材料进场后,要妥善保管,避免因存放不当导致材料损坏或性能下降,如电缆要防止受潮、挤压,排管要防止变形等。

2.2 施工人员培训与管理

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直接影响电缆敷设质量。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使其熟悉电缆敷设的各种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如直埋敷设时电缆沟的挖掘要求、排管敷设时电缆的牵引方法等。培训内容还应包括安全知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建立明确的质量责任制,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定期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于违规操作或质量不达标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和处理。同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提出改进建议,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2.3 施工过程监控

施工过程监控是确保电缆敷设质量的关键环节。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过程监控体系,从电缆敷设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监控。在电缆敷设前,要检查施工场地的准备情况,如电缆沟是否符合要求、排管是否安装正确等。在敷设过程中,要实时监控电缆的敷设状态,如电缆的张力是否合适、是否有划伤等情况。对于重要的施工环节,如电缆的接头制作,要进行旁站监督,确保接头制作工艺符合标准,保证接头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电缆的敷设质量进行实时检测,如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测电缆的绝缘性能,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并进行处理。

2.4 验收与后期维护

电缆敷设完成后,需严格按相关标准规范验收。验收内容涵盖敷设位置、固定情况、标识清晰度,以及电气性能测试(如绝缘电阻测试、耐压测试)。只有验收合格的电缆敷设工程方可投入使用。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后期维护制度,定期巡检和维护电缆。巡检时检查电缆外观有无损坏、老化,温度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修复外皮、更换老化电缆。定期检测电缆电气性能,评估运行状态,为更换和维护提供依据。此外,建立电缆敷设工程档案,记录型号、规格、敷设时间、维护情况等信息,便于管理和查询。

3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工程项目电缆敷设技术及质量控制是系统复杂过程,涉及多关键环节。需全面把握工程概况,严格把关电缆选型与检验,科学规划敷设路径,规范施工工艺,精细处理终端和接头制作,严谨执行敷设后检查和试验,各步骤紧密相连。同时,通过材料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管理、施工过程监控、验收与后期维护等措施,可保障电缆敷设质量与安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工程需求多样化,电缆敷设技术面临新挑战与机遇。相关人员应关注行业动态,学习新技术方法,优化敷设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机电工程项目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惠裕,于金梅,卜祥杰,宫资涵 . 电力工程施工中的电力电缆敷设研究 [J]. 光源与照明,2025,(03):191-193.

[2] 冯朝辉 . 机电工程项目中电缆敷设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J]. 产品可靠性报告,2025,(0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