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GIS 的林草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作者

周运强

411123197909043555

引言

林草资源在维护生态安全、提供生态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林草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林草资源管理方式存在数据获取困难、信息更新不及时、分析手段落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林草资源科学管理的需求。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集空间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显示于一体的技术系统,能够对林草资源的空间分布、数量、质量等信息进行全面、准确的描述和分析。利用 GIS 技术构建林草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林草资源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和可视化表达,为林草资源的规划、决策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在基于 GIS 的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针对林草资源的特点和管理需求,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信息系统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系统构建的技术基础与数据需求

1.1 相关技术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本信息系统构建的核心技术。它通过对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为林草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GIS 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深入了解林草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

遥感技术(RS)也是系统构建的重要支撑。通过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可以快速、大面积地获取林草资源的影像数据,为林草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变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遥感影像能够反映林草资源的植被覆盖状况、生长态势等信息,结合 GIS 技术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林草资源的准确分类和定量评估。

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林草资源的野外调查和数据采集提供了精确的定位手段。在野外工作中,利用 GPS 设备可以准确记录林草资源的位置信息,将其与 GIS 系统相结合,能够实现野外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1.2 数据需求与采集

林草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包括林草资源的分布范围、地形地貌、水系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通过 GIS 软件进行采集和处理。属性数据则包括林草资源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权属等信息,需要通过野外调查、统计报表等方式进行收集。

数据采集是系统构建的基础工作。在空间数据采集方面,可以利用现有地形图、土地利用图等资料,结合 GPS 定位和遥感影像解译,获取林草资源的空间分布数据。在属性数据采集方面,需要组织专业的调查队伍,深入野外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林草资源的各项属性信息。还可以利用林业和草原部门的统计报表、监测数据等,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补充和验证。

二、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2.1 功能设计

林草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数据管理、查询统计、分析评价和决策支持等功能。数据管理功能包括数据的录入、存储、更新和维护,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查询统计功能允许用户根据不同的条件对林草资源数据进行查询和统计,如按区域、类型、时间等条件查询林草资源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分析评价功能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可以利用 GIS 的空间分析工具,对林草资源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灾害风险评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等。通过分析评价,能够为林草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决策支持功能则根据分析评价结果,为林草资源的规划、保护和利用提供决策建议,如制定林草资源的种植计划、防火预案等。

2.2 系统实现

系统实现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发平台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开发平台方面,可以选择成熟的 GIS 开发软件,如 ArcGIS、SuperMap 等,利用其提供的开发工具和组件,进行系统的二次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选择 Oracle、SQLServer 等,用于存储和管理林草资源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开发和系统集成等环节。在系统架构设计方面,采用分层架构的思想,将系统分为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数据库设计需要根据林草资源的数据特点和管理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确保数据的高效存储和查询。 功能模块开发则根据系统的功能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开发各个功能模块。将各个功能模块进行集成,进行系统的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系统在林草资源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3.1 应用模式

在林草资源规划方面,系统可以为规划人员提供直观的空间数据和分析结果,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林草资源规划方案。通过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不同区域的林草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确定林草种植的最佳区域和布局。系统还可以模拟不同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为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在林草资源管理方面,系统可以实现对林草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实时监管。利用遥感技术和 GPS 定位技术,定期获取林草资源的变化信息,及时更新数据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询林草资源的现状和变化情况,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还可以为林草资源的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提供支持,通过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2 实际效果分析

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基于 GIS 的林草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在提高林草资源管理效率、提升决策科学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某地区的林草资源管理中,利用该系统实现了林草资源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减少了数据的重复采集和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系统的分析评价功能,为林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林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林草资源规划方面,系统的应用使得规划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林草资源的种植成活率和生态效益。在灾害监测和应急处置方面,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林草火灾、病虫害等灾害隐患,为灾害的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结论

本研究基于 GIS 技术构建了林草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系统构建的技术基础、数据需求、功能设计、应用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实现了林草资源数据的高效管理和科学分析。该信息系统的构建为林草资源的规划、决策和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林草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系统在数据更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功能还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不断完善。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提高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能力。加强系统的推广应用,让更多的林草资源管理部门受益于该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 李梦林 , 汪洋 . 林草资源规划中的 GIS 技术优化路径探讨 [J/OL].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5)[2025-05-06].

[2] 张海艳 .GIS 技术在林草资源监测和调查规划中的应用 [J/OL].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2(6)[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