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的济宁高地

作者

范文君

山东济宁市委党校 山东济宁 272000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闯新路,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3 年 11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 年 3 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明确为“新增长引擎”。2025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低空经济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和战略支持。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发展,2025 年市场规模预计达 1.5 万亿元。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正进入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黄金窗口期,济宁市要发挥优势、抢占发展先机,以低空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5 年济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传统、新兴、未来产业齐头并进。制定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积极引育低空飞行器整机、零部件生产、低空运营服务等产业,规划建设邹城、济宁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园。”

一、低空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低空”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 1000 米以内的空域(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 3000 米)。低空经济,就是以这部分空域为依托的经济活动,包括民用有人驾驶、无人驾驶航空器,以及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以及辐射带动的相关领域。低空经济既承继了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低空生产服务方式,依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形成了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综合经济形态。

与其他经济形态相比,低空经济的显著特征是,以各类飞行活动为核心,其领域包括各类在低空运行的交通运输服务、通用航空专业服务,各类社会服务,包括医疗救护、应急救援、以及各类航空运动、观光游览等。其产业链涵盖各类飞行器研发、生产、销售,各类基础设施包括通航机场、起降场等,各类飞行服务设施包括通信导航及航行情报、气象服务等,各类航空人才教育培养、航空科普等,各型航空器及零部件的保养、维修等,各种航空金融、保险、租赁服务等。

二、济宁发展低空经济的短板

清醒研判自身条件,是干好任何工作的重要前提。发展低空经济,济宁市既面临难得机遇,也有自身短板。对此,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

(一)政策法规滞后,标准体系不健全

低空经济仍属于新兴产业,在我国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政策法规滞后、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实层面来看,低空经济迅猛的发展势头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现有法规政策的制定速度,导致法规政策的不完善与监管难题。这是低空经济在我国目前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由于无人机具有体积小、灵活度高等特点,无人机物流的监管也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在深圳、广州等城市正在建立试点探索相关制度的制定。而对于济宁来说,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的政策体系,拓展并不断完善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是重中之重。

(二)产业链完整性、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仍存差距

目前,在济宁市,虽然邹城低空经济产业园已正式运营,但是现阶段仍旧存在低空经济龙头企业较少,导致产业聚集力不够强,产业链不完整、配套产业较少,例如,我市高新区的航空航天产业园自 2022 年成立以来,目前园区内低空经济企业仅有龙翼航空一家,产业聚集力不够强,配套产业仍不完整。未来,推动无人机整机制造企业与本地配套企业合作,缩短供应链条,降低对外依赖是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重点。

三、济宁发展低空经济的着力点

(一)注重顶层设计,做好系统谋划

树立一盘棋发展思维,统筹兼顾发展、便民和安全,大力开发开放公共服务场景和商业应用场景,探索布局更多新业态,努力丰富济宁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济宁的低空经济,正在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活场景”。文旅方面,要依托济宁市重点景区,扩大应用场景,开发低空消费项目,打造低空文旅品牌。例如在曲阜尼山圣境,夜间表演有数百架无人机在夜空中变换出孔子像、《论语》名句等图案,配合音乐与激光效果,这正是将低空经济与文旅的完美融合;在民生保障工程中,济宁市首个“低空经济+智慧物流”项目在微山县南阳镇成功完成首飞,破解了湖区乡镇因“水路纵横、行船缓慢”,传统物流配送时效低、成本高的问题,让“低空经济+”模式惠及更多地区和人群,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新动力。其次,加快健全规则标准,探索建立健全低空领域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行业标准体系,

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要内引外联,不断膨胀规模

我市低空经济发展体量仍然偏小,当前最急需的还是膨胀规模,必须坚持内引外联。内引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丰富产品多元化。

加强现有企业培育,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在《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中,支持我市打造新型航材集聚区。济宁目前已有邹城低空经济产业园、高新区航天航空产业城。目前,邹城低空经济产业园已建成以科比特等企业为链主的产业体系,联动易扬科技等 5 家配套企业构建全产业链生态。济宁市要充分利用现有企业的发展活力,推动无人机整机制造企业与本地配套企业合作,缩短供应链条,降低对外依赖。例如,宁德时代在北方的第一个新能源产业基地落子兖州,将生产全球最先进的储能和动力电池,这也就为无人机等设备的电池提供了保障,降低其供应成本。

外联要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发挥好低空经济产业链牵头作用,聚焦研发制造、生产运行、飞行服务等全产业链条,推动更多低空领域研发制造企业落户济宁。用好宁德时代、山推等企业资源,联合开展以商招商,推动更多的项目与存量企业嫁接融合、发展壮大,推动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三)强化保障,聚势赋能,做实低空经济产业“聚集地”

要强化机制支持,形成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依托无人机专用空域,探索低空空域精细化划设。结合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重新修订济宁市航空产业政策,持续加强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扶持。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信贷、债券、基金、保险对低空经济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坚持需求导向,鼓励企业大力招引能够解决技术难题、带动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落实政策待遇,强化人才支撑。要建立健全低空飞行测试及应用示范的风险防范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提升城市空中交通安全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新元 . 布局“低空 为众行业带来巨变 [ J ]. 中国经济导报 . 2024(06)

[2] 张 宣 杨 易 臻 . 数 字 低 空 如 何“ 振 翅 高 飞 ”[ J ]. 新 华 日报 . 2025(07)02

[3] 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 . 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 )[EB/OL].(2024-11-11). http://fgw.shandong.gov.cn/art/2024/11/11/art_91485_10451042.html

[4] 打造低空经济的日照高地 .[J]. 日照日报 .(2024-07-20)

作者简介:

范文君(1997 年4 月——),汉族,经济学教研部教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