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优化与探索
孙宏岩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
前言
随着内涵式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高校图书馆的定位与功能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这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引领,重构资源建设的价值逻辑,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高校图书馆的要求
1.1 文献资源质量维度
全面化: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必须具备全面性。以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为例,该馆通过建立“学科资源地图”,实现了对 98% 核心学术资源的完整收录,为师生提供了丰富而全面的学术资源保障。
多元化:高校图书馆应包含中外文文献、多载体资源(如纸质、电子、多媒体)以及灰色文献(如科研数据、会议资料)等多种类型。加州大学系统图书馆的“混合资源矩阵”中,数字资源占比已达 73% ,这充分体现了多元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特色化:高校图书馆应建立特色资源库,以体现学校的特色。例如,中国海洋大学依托其海洋学科优势,建立了“海洋科技文献特藏”,收录了珍贵海洋科考档案 2.3 万件。
1.2 资源获取方式维度
构建“开放获取 + 智慧服务”体系:开放获取资源的兴起为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发的“文泉”知识平台,集成了资源发现、学术图谱等功能,使资源获取响应时间缩短至 3 秒内。这种智慧化的服务模式,大大提高了用户获取资源的效率。
搭建资源共享联盟:资源共享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CARSAL(中国高校资源共享联盟)已实现全国 412 所高校的资源互借,年文献传递量超120 万篇。通过搭建资源共享联盟。
二、学科建设导向下的资源建设要求
2.1 特藏驱动学科发展模式
西南交通大学建立的“轨道交通特色数据库”,整合了专利、标准、研究报告等资源,直接支撑了 3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攻关。这种以特藏资源驱动学科发展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2 研究型资源体系建设
北京大学图书馆通过建设“数字人文实验室”,将古籍文献数据化,催生出“历史 GIS 研究”等新兴学科方向。研究型资源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学科的创新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学科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2.3 资源载体结构转型
根据《2022 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重点高校电子资源经费占比已提升至 65%,部分理工院校达 80% ,形成了“电子资源为主,纸质资源保底”的格局。资源载体结构的转型,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变化的必然趋势。电子资源具有存储方便、检索快捷、共享性强等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师生的教学和科研需求。
三、图书馆文献建设面临的核心挑战
3.1 资源供给结构性矛盾
“重采购轻评估”现象:部分高校在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重采购轻评估”的问题。例如,某省属高校近五年购置的数据库中,有 12 个数据库年均使用量不足 50 次。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纸电资源协调失衡:在纸电资源协调方面,部分学科存在电子期刊覆盖度不足 40% 的情况。纸电资源的协调失衡,导致用户在使用资源时面临诸多不便,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3.2 学科服务能力滞后
调查显示,73.6% 的科研人员认为图书馆提供的学科分析、知识图谱等深度服务不足。这表明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满足科研人员对高层次信息服务的需求。学科服务能力的滞后,制约了图书馆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中的作用发挥。
3.3 共建共享机制缺失
区域性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重复率高达 32%,联盟成员馆间的协同采购比例不足 15%。共建共享机制的缺失,导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影响了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4 经费效能提升困境
受数据库“捆绑销售”模式影响,个别高校每年为使用率低于 10% 的冗余资源支付超百万元。经费效能的提升困境,使得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面临资金压力,这不仅影响了资源建设的质量,也制约了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四、未来展望
4.1 智能化服务深化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将进一步深化。同时,智能盘点机器人将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工盘点的工作量和误差。
4.2 跨学科资源整合加强
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学术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校图书馆应加强跨学科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可以建立跨学科资源导航平台,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方便师生进行跨学科研究。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与学校各学科团队紧密合作,根据学科交叉研究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采购和建设相关资源。
4.3 社会服务功能拓展
高校图书馆不应仅仅局限于为校内师生服务,还应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例如,可以与周边社区合作,开展公益讲座、文化展览等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同时,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信息检索等服务,促进产学研合作。
4.4 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进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应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在资源建设方面,优先采购电子资源,减少纸质资源的印刷和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在图书馆建筑方面,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此外,还可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引导读者树立绿色阅读理念。
结语
高校图书馆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通过优化文献资源建设,满足学科建设和用户需求,同时积极应对核心挑战,高校图书馆将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未来,随着智能化、跨学科、社会服务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趋势的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将在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并思 . 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转型发展 [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3):12 - 25.
[2] 教育部 .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Z]. 教高 [2015]14 号 , 2015.
[3] ARL Statistics 2022[EB/OL]. https://www.arl.org, 2023 - 05.
[4] 张晓林 . 走向智慧图书馆 [J]. 大学图书馆学报 , 2016(1):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