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马美玲

滦州市第二实验小学063700

引言

《2022 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突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实践特性,要求教师围绕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展开教学,涉及科学概念、思维模式、实践探究及责任感等多个层面。其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学习技能和探究技巧,激发学生的科学潜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化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它可以将实际的科学场景带入教室,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自学,形成对科学知识的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

1 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的价值

1.1 契合课标理念,培育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项目化教学通过让学生参与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使其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培育科学精神,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标理念高度契合,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需要围绕特定主题或问题进行探究,这不仅要求他们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观察、实验、推理、论证等科学方法,从而加深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勇于尝试、敢于创新,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2 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探究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项目化教学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需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提升了其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更熟练地掌握科学方法,从而为其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

2.1 从教材出发,精准筛选知识,确定项目主题

与常规的课时教学相比,项目导向的教学法特别重视主题的核心地位。主题不仅能凝练项目的重点,还将活动约束在一定领域内,确保项目各步骤的一致性与条理性,防止学生研究时离题。因而,进行项目教学时,小学科学教师需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剖析、拆解与融合,精心挑选出适合在项目中综合研究的知识点,作为项目的主干内容,并据此提炼出具有明确指向性的项目主题。以“声音的生成”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聚焦声音的产生、传导与接收这一知识链,构建以“探秘声音的世界”为主题的项目。通过引导学生制作简单乐器、进行声音传导实验、设计声音接收装置等活动,使学生能通过实践深刻领悟声音知识,并在过程中提升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这种主题设置既吻合教材标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究欲望,从而助力项目教学目标的达成。

2.2 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有效问题

科学实验往往充满惊喜与趣味,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性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促使他们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在布置项目化学习任务时,教师应当构建多样化的学习场景,明确项目主题并布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揭开科学奥秘,并在愉快的氛围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水循环”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策划一个名为“水的奇幻之旅”的项目。通过模拟自然界的蒸发、凝结、降水等水循环环节,营造一个直观的教学场景。在此场景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启发性问题,例如:“水如何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水蒸气为何会凝结成水滴?”“降水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亲自进行实验探索。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通过实践加深了他们对水循环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3 小组合作,共同探索项目

合作学习作为教育革新推崇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项目式学习中被视为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需依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科学分组,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投身于项目实践,通过互动交流共享经验,在协作中激发创意,并在实践中拓宽视野。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项目式学习的成效,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技能,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培育。以“电与磁”的单元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小小电工”的项目,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研究电路的搭建、电流的流动轨迹以及磁铁对电流的作用等。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需要各司其职,有的设计电路图,有的准备实验材料,有的记录数据,有的分析结果。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互相学习,优势互补,而且在共同目标的激励下,更加主动地参与项目,进而更深刻地掌握电与磁的科学原理,并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2.4 从育人出发,精心设计任务,推动项目实践

项目式教学活动通常从主题解读开始,以成果展示结束。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通过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外,任务驱动的实践与讨论同样重要。教师可以从项目主题中延伸出问题和任务,以此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项目化教学活动时,应从育人目标出发,围绕项目主题精心设计项目任务,推动项目实践的顺利开展。

结语

对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项目化学习策略进行研究,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展望未来,我们应持续挖掘和实践,让项目化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发挥更显著的作用,助力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翁文娟 . 项目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J]. 文理导航(下旬),2024(05):19-21.

[2] 张慰徛 . 基于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 [J]. 小学教学研究,2024(09): 39-4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