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以生为本,提高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作者

付爱英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中心小学  223915

前言

阅读是人们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人们渴求知识的源泉。孩子们在较早的时候就能培养出独立的,仔细的观察和积极的积累的学习技能。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中段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引导”,强化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能力,让他们学会正确的阅读方式。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一步改进,并就此展开探讨。

一、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一)标准设计过大

新课改下的课程标准里有着大量知识与手段,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不过三者并非完全统一,老师的教学目的是教导培养学习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1]。这些目标常既抽象又宽泛,对于此类目的考试作用微弱,让学生感觉不切实际,而这样做的初衷无法证明训练能否按时完成,故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二)教学方法与现实不符

在语文阅读课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语言教师经常把基本的语言(比如汉字、句子)看作是最难的一环,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忽视阅读的技巧,因此,他们的成绩只是老师和家长们心目中的唯一标准,并没有完全地体现出学生的差异,从而改变了他们的学习风格,导致他们的语言教学效率低下。过去,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仍然采取各种不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此,这些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不佳的原因。

二、想提高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策略

(一)丰富阅读资源,营造阅读氛围

幼儿对外部世界和教师的依赖性更强,同时也有强烈的求知欲 [2]。只有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阅读水平。

1. 创设多元图书角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书本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契合了小学生的开放学习理念,所以,图书元素也应当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融合。在小学中段,小学生已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可以创设多种形式的班级图书角,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内的资源(例如:废品回收收益、公益基金),购置适合本校学生兴趣、认识程度的图书,搭建“读书角”的构架;其次,父母给小孩买了许多书,教师就能激发小孩去选择自己喜爱的书,充实教室里的阅读角。这样,教师精心挑选的教科书和学生们自己共享的教科书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书角,保证学生多面接触阅读,并保障丰富的书籍类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的读书兴趣。

2. 优化班干部管理

图书角的建立是师生共同努力的产物,由于图书角的高度流动性、开放性,因此,加强对图书角的管理势在必行。为保证阅读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师应加强对班干部的管理,建立科学的报名制度。例如,在书角开辟一块“阅读栏”,将其分成两个部份,一篇是日记,一篇是周记,由班长轮流负责。班干部制度就是设定并监督一定的阅读周期,激励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自己喜爱的书全部看完,以免养成拖拖拉拉第二天再看的不良习惯。班干部也要对书籍进行更新整理,对所分配的值日生进行具体的统计、整理内容等工作,使读书角的阅读氛围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保证语文阅读的不断发展。

(二)传授阅读方法,保证阅读高质高效

1. 教学生如何阅读

在小学中段,孩子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概念,并且注重了生活游戏的技巧。与此同时,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要读的书。此时,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引导他们挑选自己喜爱的读物,把握重点词语,了解语言的文体,探索文章的意义。具体有圈点划句、笔记、标注、通读、细读、深读、复读等方法,而中间部分的课文则向古诗词、生活化启蒙小故事等方向发展,对这类文本,推荐的阅读方法是精读和深读,此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使其积极融入生活。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并在获取大量的语言知识和信息之后,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注重积累阅读

阅读的价值在于累积,单靠教科书和相关教科书已经不足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3]。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注重对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要将语言教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老师要做好课堂读书角的运作与管理,使同学们能够互相借书、互相交换书籍。其次,教师应在家校间建立良好的交流与交流,使家长与同学有更好的机会来累积阅读。读书重在积累,回家则重在积累兴趣。第三,要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摘录、写好读书笔记、归纳、分类等。在读书的积累中,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等,第四,学生要对此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心地进行,这点很关键。

(三)拓展阅读领域,提升阅读层次

读书目标在于扩大学生知识范围和眼界,在小学中期语文教育过程中,老师们需在知识与眼界方面下功夫,既要增加其阅读资源,又要传授阅读方法以扩大知识范围与眼界,做好语文阅读迁移性教学促其更多发展。比如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侧重古诗词及生活化、自然化启蒙领域,故进行迁移式阅读教学时老师要以小学中段语文教育为中心,将重心放于古诗词及生活、自然领域拓宽孩子们眼界。例如,古代诗歌教学可借鉴《唐诗三百首》作教材进行有目的延伸,“成语故事”“三字经”“十万个为什么”“未解之谜”“科学的恐惧”等皆是很好教材,若能用其开展科学、理性教育,定能使小学生知识面、视野面及思维层次获极大提升。

结语

总之,在小学中期的阅读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在阅读气氛、阅读方式和阅读领域上下功夫,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进行阅读教学,从而使阅读教学的效果更好,让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眼界面也就是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永玲. 提高小學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之我见[J]. 速读旬刊,2015(5):108.

[2] 徐海霞.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的探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13):4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