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实践应用

作者

吴佳菊

李官营中心校 075400

引言

小学生在认识东西的时候,主要靠形象思维,得把东西直观地展现出来才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较抽象的知识,老师要根据新课标教学理念,把抽象知识转化一下,用更适合学生理解的办法帮他们掌握。在小学数学教学里用思维导图,既能仔细分析数学知识里藏着的逻辑关系,又能搭建更清楚的知识框架,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一、思维导图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意义

(一)助力数学概念的认知

在小学数学教学里,认识概念是很基础也很重要的一步。不过,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让他们学起来挺费劲。思维导图能把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这些概念。比如说,教分数的时候,老师可以用思维导图清楚地展示分数和整数、小数的联系,还有分数的特点和运算规律等。这种办法既能让学生直接看到各种知识,又方便他们理解和记住,还能帮他们搭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小学数学里,各个知识点都是相互关联的。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这不仅能让他们更好地认识数学概念,还能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很重要。思维导图这种独特的图示,能帮着培养这两种思维。设计思维导图时,要合理安排各个环节和节点,让概念之间的联系更清楚。教学过程中,既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又要有创新思维,才能找到最好的呈现方式。而且,思维导图还能用来解题。遇到难题时,学生可以用它梳理问题的各种情况和联系,找找解决办法,说不定还能想出新的解题方法。所以说,思维导图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意义挺大。

(三)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思维导图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首先,使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新的数学课程前,学生可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学习目标与内容,进而制定学习计划。这既能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又能有效推动学习进程。其次,思维导图还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与复习。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可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发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如此,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实践策略

(一)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前预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学习工具,在国内教学里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让它在课堂上发挥最大作用,教师要先教学生了解制作流程和形式,把它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来画分支,向四周延伸,构建知识链条。而且在上课前,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自主预习,标注出不懂的地方,这样听课的时候就能快速解决问题,提高自学能力。

就拿《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来说,上课前,老师要先引导学生理好思路,为学这章内容做准备。学生用彩色马克笔,把这章内容大概分成三部分:笔算乘法、解决问题、口算乘法。从“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个关键内容往外拓展,定好基本结构后,再结合课本接着深入学。上课前,老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画的思维导图,说说画图时碰到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得到锻炼,时间长了,能帮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培养核心素养。

(二)使用思维导图解决教学难点

因为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大概很难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要是用传统讲授法,学生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原理。在教学里用思维导图,大概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图形结合的办法,能化解课堂教学的难点。

比如说,教孩子认识图形的时候,因为有好多新图形,每个图形特点差别还挺大,孩子学起来挺难。所以呢,老师可以在黑板上或者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图形,一边画一边标上图形名字。然后,用图表把图形之间的关系列出来。再比如说,教数字加减法时,老师也能用思维导图来出问题。就像:妈妈买了 10个苹果,给小明2 个,给爸爸3 个,还剩几个呢?接着,老师把相关图片摆出来,模拟拿走给小明和爸爸的苹果,得出还剩 5 个苹果。随后,让学生列出加减法算式 10-- 2-- 3= 5 。这样,孩子能初步认识10 以内的加减法,还能构建10以内数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三)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数学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所以,数学教学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让学生慢慢没了学数学的兴趣。思维导图是个特别有用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还能在学习中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老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帮学生学知识。这样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还能提供理解的方法。而且,用思维导图教学,大概能提高小学生学分数时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可以把分数的意义放在思维导图的中心,把分数的性质当作重点内容列出来,再好好编排一下,让学生在学习时清楚步骤。同时,用思维导图教学可能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把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用思维导图给学生展示,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老师们必须进行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的革新,抛弃原有的对传统的教育方式,积极地探讨新型的教学方式。思维导图是一种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直观、直观的教育方式,老师们要把它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把它的功能在知识的传授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散和拓展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科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邓盈盈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实践应用 [J]. 文理导航( 下旬 ), 2025(1):16-18.

[2] 顾婷 .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实现少教多学 [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辅导版 , 2021(1):33-33.

[3] 易显梅 .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案例研究 [J].[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