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音乐中合唱教学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作者

张慧君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五阳矿中学 046200

引言

在当今社会,合作能力已成为个体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素养。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合作意识的黄金时期。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审美教育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合作教育资源。合唱教学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合唱教学,学生能够在和谐的音乐氛围中学会倾听、理解、配合与支持,从而提升自身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 合唱教学与初中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在初中教育阶段,合唱教学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且深远的重要意义。从个人成长层面看,初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个性逐渐凸显的时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而合唱教学要求他们摒弃这种观念,将个人融入集体。在合唱里,每个学生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只有与其他成员紧密配合,才能创造出和谐美妙的音乐。这能让学生明白个人力量有限,学会依靠集体、尊重他人,从而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塑造健全人格。从社会适应角度讲,当今社会高度强调团队协作。

2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2.1 自我意识显著增强,渴望独立与自我表达

初中阶段,学生步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如同破土春笋般迅速生长。他们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对家长和老师言听计从,开始强烈渴望独立,试图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在生活和学习中争取更多自主决策的空间。例如,在选择兴趣班时,他们不再单纯听从父母的安排,而是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做出选择。同时,他们非常注重自我表达,希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在课堂上,他们更愿意积极发言,展示自己的见解。

2.2 情绪波动较大,情感体验丰富且敏感

初中学生的情绪就像六月的天气,变幻莫测。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加上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情绪常常大起大落。一次考试的失利可能会让他们陷入长时间的沮丧和自我怀疑;而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同学的认可,又会让他们瞬间充满喜悦和自信。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更加丰富和细腻,对周围的人和事有着敏锐的感知。一部感人的电影、一首动听的歌曲,都可能让他们热泪盈眶或心潮澎湃。

2.3 社交需求扩大,同伴关系成为重要支撑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对社交的需求日益强烈,他们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在学校里,他们会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集体项目,通过与不同性格、背景的同学交往,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3 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具体策略

3.1 科学分组,构建多元合作小组

在合唱教学中,科学分组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基础。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音准、节奏感、音色特点以及性格等因素进行分组。比如,将音准较好但性格内向的学生与节奏感强且性格开朗的学生分在一组,实现优势互补。每个小组内成员能力层次要多元,既有演唱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为骨干,带动整体进步;也有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提升。

3.2 明确分工,强化个体责任意识

明确的分工是合唱教学顺利开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关键。在合唱中,不同声部有着不同的旋律和职责,教师要根据歌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分配具体的任务。例如,在四部合唱中,明确高音部、中音部、次中音部和低音部各自的演唱内容,让每个学生清楚自己的演唱部分在整个合唱中的位置和作用。除了声部分工,还可以设置小组长、声部负责人等角色,负责组织小组排练、协调声部之间的配合等工作。同时,要求每个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演唱任务,还要关注小组整体的演唱效果,积极与其他成员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3 开展合作活动,提升协作能力

丰富多样的合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竞赛活动,如合唱比赛、声部对抗赛等。在竞赛过程中,小组内成员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协作,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例如,在合唱比赛中,每个小组都会精心排练,力求在演唱技巧、情感表达和团队协作等方面达到最佳水平。通过竞赛,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明白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3.4 及时评价反馈,激励合作行为

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能够激励学生的合作行为,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演唱水平,更要重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对他人的帮助和支持等方面。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中的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合唱教学,学生能够在和谐的音乐氛围中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倾听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责任感。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应合理选择合唱作品,科学划分声部,注重排练过程指导,组织多样化的合唱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学校和家庭也应重视合唱教学的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 [J]. 黄臻 . 琴童 ,2024(16)

[2]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培养策略 [J]. 高丽娟 . 陕西教育 ( 教学版 ),2024(06)